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惠惠聯盟

精雕細琢82道工序 小鎮走出國風“頂流”

來源: 長城網  
2023-06-09 17:00:19
分享:

  昌山青黛。

  山腳,湘潭縣石鼓鎮安樂村,自祖上開始做油紙傘,到周漢宇這輩,手藝已傳承五代人。以昌山楠竹為主材的石鼓油紙傘,曾在20世紀30年代風靡省城長沙,被一眾名媛追捧。

  作為非遺石鼓油紙傘技藝的第五代傳人,周漢宇鉆研這門手藝已有40年。兒子周樂耳濡目染,從大學開始便嘗試開網店幫助父親賣油紙傘。如今,在電商平臺拼多多上,周樂的店鋪每月能賣出1萬多把石鼓油紙傘。

  ▲周漢宇、周樂父子兩代傳承人通過油紙傘功能轉型、拓展電商渠道等創新,讓石鼓油紙傘走入更多消費者的生活。

  自小在昌山砍楠竹做傘的周漢宇說,作為手藝人,長著滿山翠竹的昌山,是自己最強大的“靠山”。而跟隨互聯網一同成長的新一代非遺傳承人周樂覺得,新平臺正成為老手藝的“靠山”,賦予這門技藝更新鮮的活力。

  老手藝:82道工序的不斷重復,走南闖北汲取新靈感

  作為我國制傘工藝三大流派之一,石鼓油紙(布)傘歷史可追溯到明朝,大批江西移民遷徙到湖南湘潭,帶來的紙傘制作工藝,成為湘潭人謀生養家的好手藝。

  ▲石鼓油紙傘是我國制傘工藝三大流派之一,最早可追溯到明朝。

  油紙傘,也是周家養家糊口的手段。石鼓油紙傘,就近取昌山楠竹,以安徽宣紙、湘西桐油、魚膠生漆為主材,選竹、削傘骨、鉆孔、拼架、穿線、上傘面、刷桐油……歷經大大小小共82道工序制成。

  打記事起,父母一起做油紙傘的畫面,便烙在了周漢宇的記憶里。周漢宇說,家里的兄弟姊妹,只有自己選擇了繼承父親的這門手藝,或許是自己的性格與父親相似,“說話不是強項,更喜歡鉆研手上功夫”。如果做的油紙傘質量不過關,父親會罰他反復練習甚至通宵,一個步驟重復做到天亮,這是常有的事。

  這段經歷,也讓周漢宇繼承下父親的手藝,成為石鼓油紙傘技藝的第五代傳人。盡管不善言辭,但生活所迫,周漢宇從十五六歲開始就獨自走南闖北跑業務。父母和周邊的村民,每天能做五六百把油紙傘,周漢宇就負責外出推銷。近一點到了韶山,遠的到了杭州、蘇州等地。沒有伙伴陪同,周漢宇帶著樣品,跑遍了各個景點。

  “我給人家看一下我們的產品,人家覺得質量好。又是我們自己生產直接銷售,價格也不錯,下訂單的客戶還挺多。”周漢宇回憶,在外跑業務認識了不少旅游景點老板和藝術家,景點老板會對周漢宇家的油紙傘提出要求:比如傘柄更長一些、傘面更鼓一些、花紋更艷一些……而與藝術家打交道的過程中,周漢宇產生了新的靈感:將以書畫大家齊白石為代表的湘潭民間繪畫風格,移植到石鼓油紙傘的傘面上。這讓油紙傘的藝術功能更加豐滿。

  ▲周漢宇將以齊白石為代表的湘潭民間繪畫風格移植到石鼓油紙傘的傘面上,完成油紙傘從實用到藝術的功能轉型。

  久而久之,周漢宇家的石鼓油紙傘打出了名氣。2016年,他順勢開辦了湘潭宇昌制傘公司,又與朋友合開了實體專賣店。油紙傘業務一度做得紅紅火火,甚至遠銷海外。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斷了油紙傘業務的發展勢頭。周漢宇沒想到,此時,20出頭的兒子周樂,給這門老手藝,找到了新路子。

  新匠人:招募青年開辟電商新賽道,瞄準年輕人打造國風“頂流”

  “我們鎮上,只要屋場前擺著竹子,就知道這戶人家在做油紙傘。”初夏的安樂村,綠意正濃,周樂熟悉地穿梭在各家農戶,用湘潭方言同老人們打著招呼。老人們笑著和周樂寒暄,手上功夫不停,昌山的楠竹,經他們的一道道手工工序,再到周漢宇的工廠里組裝,然后通過周樂的拼多多店鋪等線上平臺,銷往全國。

  周樂說,由于油紙傘的制作工序繁雜,工廠里容納人數有限,于是父親周漢宇安排專人將材料送到各農戶家中,讓他們在家里進行劈傘骨、鉆孔、穿線等操作。完成一批,再安排專人將這批“半成品”運往負責完成下一道工序的農戶家,最后進行統一回收。

  ▲在湘潭縣石鼓鎮,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制作油紙傘。

  與父親周漢宇一樣,周樂的童年記憶便離不開油紙傘,他幫父親做最簡單的工序,以賺取零花錢。當然,也不乏有被父親教訓的時刻:有次,周樂將短傘骨和長傘骨的位置裝反,周漢宇用了父親教自己的方式,讓周樂重新組裝,然后不斷重復這道工序,直至周樂如同條件反射般地熟記于心。

  “也是那一次,我感受到了傳統手藝的精妙與不可撼動之處,每道工序都自有原理,一把油紙傘就是所有材料、工序的渾然天成。”周樂說,也是這次經歷,讓自己開始真正喜歡上了油紙傘與傳統手工藝。

  作為跟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周樂在高考時填報的第一志愿便是電子商務——他希望,能通過電商平臺,將父親和鄉親們做的油紙傘賣得更遠。由于分數,他被調劑到化工材料專業,但他沒有放棄,選擇輔修電子商務專業。

  進入大學后,周樂加入了學校的漢服社和國學社。他發現,傳統文化很受和自己同齡的年輕一代歡迎,自家的油紙傘作為傳統技藝的代表,和當下流行的漢服、古風可以很好地融入。

  電子商務,重在實踐。2018年,才上大二的周樂開始了“實戰”。他召集了同村發小,加上在學校認識的伙伴,組建了一支9人的電商團隊,入駐拼多多等平臺,用不同于父親時代的方式,賣起了油紙傘。

  ▲油紙傘幾乎成為古風攝影的標配。周樂介紹,自己拼多多店鋪的主要用戶集中在15-25歲的年輕人群體。

  “我的目標消費者很明確,就是喜歡古風國潮的年輕人。”比起周漢宇苦惱招不到年輕人做徒弟的煩惱,周樂的團隊組建得異常順利。團隊中,有人擅長攝影,負責拍攝各種古風視頻和圖片,作為商品主圖;有人擅長做內容運營,在抖音、小紅書等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平臺“種草”帶貨。作為石鼓油紙傘的第六代傳承人,周樂認為,自己成了不同于父親的新一代“匠人”:“論手藝,我沒有父親精,但我懂得運用新平臺新技術,讓更多人知道并喜歡石鼓油紙傘,讓這門手藝更具生機。”

  非遺傳承:線上日銷500把油紙傘,電商助老手藝煥發新生

  周樂還記得,拼多多店鋪“湘潭宇昌老傘坊”剛開店的頭幾天,自己還沒來得及打理運營,只是把產品上架,就突然來了好幾個訂單。這令他很是驚喜。

  相比制作油紙傘日復一日都多技藝打磨,電商運營是一件更具挑戰的工作。在周樂的石鼓油紙傘上架前,他發現,油紙傘店鋪都用“1號傘”“2號傘”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命名。而油紙傘作為傳統手藝的代表,本就與“文藝”密不可分。在一節晚自習課上,正在看古詩詞的周樂突然靈機一動:油紙傘面風格不同,圖案各異,但都頗具古韻,何不用古典詩詞給油紙傘命名?“蝶戀花”“鳥鳴澗”“落花時節”“燕笑語兮”……周樂看著一個個傘面,迅速地搜集著腦海中的詞匯。他家的油紙傘,成為拼多多平臺上最早擁有這些詩意名字的商品,迅速吸引年輕消費者、漢服文化愛好者的青睞。

  最初,周樂只是將電商作為副業,在大學閑暇時間為父親的油紙傘拓寬網上銷路。但他沒想到,在運營兩三年后,拼多多上的店鋪每天都能銷售四五百把油紙傘,還常常爆單。而當父親的線下實體店受到疫情影響時,自己的網店成為了油紙傘的主要銷售渠道。大學一畢業,周樂決定,全職做電商,賣好油紙傘。

  ▲除開設網店直銷油紙傘,周樂和父親還在石鼓打造油紙傘研學基地,教傳統文化愛好者制作油紙傘。

  屋后的昌山竹林,也成了周樂的創作“寶地”。他時常帶著拍攝團隊,還有漢服模特,拍攝各種古風視頻、唯美照片。這些內容往往在社交平臺上引起追捧,“一段視頻就能賣爆一款油紙傘”。據周樂介紹,網店客戶大多在15-25歲,以廣東、河南兩地消費者最多,“這兩地都是傳統文化、漢服文化非常盛行的省份”。

  作為非遺傳承新一代,周樂也正在結合消費者的反饋,對油紙傘工藝進行創新。“油紙傘需要刷桐油才能防水,但桐油氣味較大。”周樂說,目前他正和大學的化工專業老師探討,如何用活性炭分解桐油氣味,并凈化空氣。

  “年輕一代,有想法,是好事。”談起兒子的油紙傘事業,嚴厲的周漢宇也難得地表露出肯定:“這幾年無論環境如何,線上銷售很穩定,電商給了我們手藝人安全感。”如今,當地有一兩百戶村民跟著周漢宇制作油紙傘,每天能生產2000-3000把,絕大部分通過周樂的電商店鋪售出,“湘潭宇昌老傘坊”也一路攀升至拼多多工藝傘暢銷榜的榜首。

  周漢宇父子的事業,也帶動了當地的油紙傘產業。截至目前,湘潭縣石鼓鎮有成品油紙(布)傘生產及相關企業50余家,年產成品傘600萬把,占全國工藝傘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石鼓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各級政府正對油紙傘產業加大扶持力度,推進行業協會建設,計劃用3至5年時間,實現油紙(布)傘產業年產值超5億元。

關鍵詞:油紙傘,拼多多,非遺責任編輯:楊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