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新活力的重要源泉。在當前全球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加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的必要條件,也是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的重要手段。
日前,由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主辦,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承辦的“強化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會議由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胡云騰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會委員龔稼立出席會議并講話。
胡云騰指出,通過案例的研討和理論的探討,凝聚共識,相互促進,主動回應新時代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和社會關切,為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推動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龔稼立認為,中小企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受益者和參與者,加強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保護,鼓勵中小企業走創新發展之路,在良性競爭中成長,依法為中小企業解困,是知識產權審判的重要任務?;浉郯拇鬄硡^要充分發揮“三法域”的借鑒優勢,以加強知識產權創造、應用、保護和貿易的國際合作為重點,用更多的鮮活案例推動完善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制度。
“本次會議旨在研討我國在法治營商環境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深入挖掘相關典型案例的法治價值與社會價值,探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裁判思路和處理原則,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創新,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形成知識產權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基礎,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助力。”胡云騰在開幕式中如是表示。華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川江,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王靜分別致辭。
中小企業成為創新主體,知產保護工作面臨新挑戰
科技創新,離不開中小企業的力量。數據顯示,中小企業提供了全國大約70%的發明專利,已成為我國創新的主體。多數中小企業具有起步晚、規模小、和抗風險能力弱等特點,在發展中特別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給予更多支持。此次大會主論壇環節上,多位業界代表、專家學者作主旨發言。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郃中林以視頻形式發言,他介紹了為進一步統一裁判標準和進一步提高審判質效,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1月1日設立知識產權法庭以來相關典型案件審理及法庭運行情況,并提出了堅持“有利保護、有力保護、有效保護、高效保護、重點保護、平等保護、誠信保護、協同保護”八個技術類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具體理念。他表示,保護知識產權是一個系統工程,非司法一途或法院一己之力可以完全擔當。法庭秉持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的協同保護司法理念,加強與其他涉知識產權執法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發揮多元解紛渠道作用,協同提升保護合力和保護效果。
最高人民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副主任宋建立表示,知識產權是競爭利益博弈的一種平衡機制。知識產權部門法在保護各類知識產權的同時,亦規定了合理使用、正當使用、先用權抗辯、現有技術抗辯等制度,要求權利行使遵循誠實信用等原則。“可以說,重視與完善利益平衡制度,也是我國知識產權制度更加理性的重要標志,在司法工作中要準確把握知識產權法定原則。”宋建立強調。
“中小企業在與平臺的談判中處于弱勢地位,只能被迫接受不公平條款。盡管可以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格式條款無效,但中小企業一般沒有這樣的時間、精力和資金投入訴訟活動,更何況其訴情是否能夠獲得法院支持亦屬未知。”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易繼明分享了制造商獨立設計、創作的成果通過格式化的不平等合同條款包裝被強制轉讓的案例,剖析中小企業維權之難。
“快消商品生命周期短,但訴訟時間長、成本高,判決生效之后其產品生命周期可能已經過去。作為真正設計者、創作者的中小企業,無論勝訴或敗訴都要付出虧損,甚至倒閉的慘痛代價。”易繼明教授呼吁,大型企業與平臺應發揮示范作用,帶動中小企業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夯實產業鏈供應鏈;中小企業也要加強對訴訟維權的重視,切實提升訴訟能力、堅強訴訟意志,“讓知識產權回歸真正的勞動者,大中小企業攜手同行,在國際競爭中取得真正的優勢,增強核心競爭力,迎來穩健和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馬一德教授就“知識產權濫用對中小企業的危害及其規制”作主旨發言,并對規制知識產權惡意投訴行為的制度提出完善建議。“部分市場主體在商業利益驅使下,以不正當手段取得知識產權或根本不具備知識產權權利基礎。隨著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此種現象愈演愈烈,在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較為突出。” 馬一德表示,“當前,迫切需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保護真‘創新’,加強對知識產權濫用行為的規制,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解難題、渡難關、復元氣、增活力,提振市場信心。”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5年)》,旨在通過建設覆蓋更廣、效能更高、服務更好、體驗更優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為廣大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撐。
暨南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仲春表示:“政府為中小微企業優化知識產權布局、防范知識產權風險、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同時,企業自身也要提高知產保護意識,在遭受不平等對待時積極維護自身權益,將知識產權成果轉化能力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
專家呼吁規范市場主體良性競爭,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中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關鍵。今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到“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并提出多項措施,包括持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大對民營中小微企業原始創新保護力度等。
在“院長論壇”環節,來自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知識產權法院代表就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與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議題展開討論。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席建林表示,“知識產權是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更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現的‘壓艙石’。應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潛能,形成‘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的良性競爭和創新氛圍”。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雙玉介紹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案例工作。她表示,中小企業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在調研基礎上,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采取一系列舉措幫助中小企業提升“事前預防”能力、降低“事后救濟”成本,但根本上還是立足審判的主責主業,依法高效、妥善審理各類知識產權和競爭案件,加強對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為中小企業營造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洪適權就法院如何幫助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紓困給出了建議。“要延伸司法職能,打好化解糾紛組合拳,也要履行審判職責,發揮裁判風向標作用。”洪適權表示,“積極保護知識產權有利于中小企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作出積極貢獻、發揮更大作用。”
此外在分論壇中,數十位法學界、實務界專家學者就“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難點、面臨惡意投訴、出海發展、品牌培育與保護機制完善”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要依法保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的正當使用,也要防止權利濫用。對于知識產權取得和行使上的不誠信行為,要嚴厲打擊。”全國政協委員、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魯曉明表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知識產權研究室主任管育鷹認為,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知識產權意識不足、法律事務應對能力欠缺的問題。一方面,中小微企業往往缺乏打造自己品牌的長遠意識,對于商標、外觀設計的注冊和版權角色的商品化比較隨意、疏于注冊和管理;另一方面,有些企業缺乏尊重他人創新成果的意識,這些問題需要各界加強信息交流和研究,群策群力,共同治理。
在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因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出現而面臨全新挑戰,例如缺乏自身知產保護意識、缺乏知產專業人才培養,被迫接受不合理、不公平的條件和限制,簽訂看似合法的“霸王條款”,不善于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權益等。“企業與相關部門需一同加大投入,鼓勵培育、創新并扶持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成果的保護和轉換,主動進行知識產權建設工作,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和發展空間。”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來小鵬在分組論壇中分享道。
隨著各個國家與地區間知識產權磋商日益頻繁,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經貿關系的焦點。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張永忠表示:“中小企業在出海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知識產權法律風險問題。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仍需加強,為助力企業走出去、助推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與會代表深入交流、分享經驗達成諸多共識:要為中小企業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尊重和保護中小企業自有知識產權,提高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形成公平有序、誠信經營的良好局面,為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要鼓勵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潛能;要依法規范知識產權轉讓秩序,防止出現利用市場不平等地位強制轉讓知識產權,造成中小企業被掠奪自身的智力勞動成果,淪為純體力代工的惡性不平等條約;要支持保護中小企業發展自身知識產權,創造小特專新蓬勃發展的良好商業環境和氛圍;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公共服務供給,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
南方+記者 賀達源 實習生 高天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