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月是主角,在我國的傳統習俗中,以中秋祭月、文人賞月、民間拜月最為盛行。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秋分祭月的習俗。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盛于唐宋。唐代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及至民間拜月,皆因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系,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武德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此后,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從古人的詩詞“花間一壺酒”到如今的無酒不歡,佳節里小酌兩杯,必能給節日帶幾分微醺的喜意。中秋佳節,一些好酒也在一“搶”月餅的風頭。此外,大閘蟹也代表著中秋文化。紅高粱大閘蟹,金秋正是吃蟹的好季節,俗話說“九雌十雄”,說的是陰歷九月雌蟹肥壯,而十月間則雄蟹味美。雌蟹的紅膏艷麗而油亮,一派豐富奢華。中秋節正值大閘蟹上市的時機,約親朋好友圍坐一起,慢慢品蟹,細細賞月,既有意境又健康美味。天上明月,人間情懷,皓月當空的天象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團圓節。這個節日從誕生始就有著中國特有的文化味道,伴隨中國社會的進步與變化,也有了外延。中秋對中國人來說是特殊的節日,因為它起源就在于文化。
《禮記·祭義》記載:“日出于東,月出于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在古人看來,日月的正常運行是國泰民安的保證。進入盛唐,國力強盛,文化交融,形成了盛世唐人的浪漫精神,中秋賞月玩月亦為唐朝文人的時尚,月神的神話在唐朝出現了新的情節,月宮中除了寂寞的嫦娥、蟾蜍、玉兔外,添了一位吳剛。月亮的高遠清涼在唐人那兒喚起的是宇宙空闊與人心交感的美學意緒。
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有專家認為,中秋在傳統的四大節日中,雖然成型最晚,但影響很大。部分原因是中秋節俗有久遠源頭,更重要的是中秋節俗貼近了民眾生活和精神的需要。
如拜月與賞月,在中國人心中,月亮始終具有柔和與光明的象征,寄托著中國人的美好向往。中秋佳節集中體現了一定的社會學意義,賞月是人與自然對話、溝通的良機,也是實現人際關系協調的有效途徑。在當下社會,中秋賞月仍然寄托著中國人“天上月團圓,地下人團圓”的情懷。對于今日中國人來說,每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仍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洗禮。“中秋之夜,人們在同一輪月光下,共享象征團圓的月餅,品嘗新收獲的瓜果,分享親情與友情,是中國人極為重要的精神需要。”
中秋之夜,擺上各樣時鮮果品,合家團坐,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瓜果,這一切都在提示人們團圓的重要——月圓、果圓、餅圓、人喜團圓,人們借助各種象征團圓的節日事項,表達一個共同的心愿,祈盼團圓美滿。古往今來,中國的詩詞歌賦對中秋節和月亮的吟誦不可勝數。直到今天,拜月的觀念與禮儀雖然消失了,但是,中秋節賞月依然應是最引動人們情思的一種習俗。(李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