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四風”記者調查 辦證難,卡在哪一環[圖]
卡在戶籍上:流動人口辦證難亟須配套服務 現場 家住省會水產西街附近的趙玉來自西安,和同樣是外省人的丈夫在石家莊打工已經四年多了,兩個月前,趙玉檢查出懷孕了,于是,一場辦理準生證的奔波開始了。 “你是外省戶口,按照政策,要回原籍辦理準生證。”水產西街居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說。 趙玉立刻撓了頭,由于在本地購買的商品房一直沒有下發房產證,她和丈夫就把戶口遷移的事耽擱了下來。如今為辦理準生證回一趟西安,天熱路遠,豈不是很麻煩? “我已經在石家莊居住四年了,有暫住證,不能在本地辦理嗎?”趙玉著急地問。 “那就需要戶籍所在地開具三級婚育證明信和流出證明信,有了這些材料,我們才可以受理。”該工作人員說,“說實話,開具這些證明一點兒也不比你回趟老家辦理準生證輕松。” 工作人員告訴趙玉,像她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相比外省戶籍的流動人口,本地人辦理準生證就容易多了。” 無奈之下,為了一個準生證,趙玉只能千里迢迢回趟老家。 趙玉說,為了避免孩子出生后在落戶、上保險等方面因為外地戶口受限,她正在想辦法盡快將戶口遷到石家莊。 記者調查發現,像趙玉這樣“人戶分離”,特別是跨省流動人口在婚育證件的辦理中往往會受到最為嚴格的限制,因為跨省流動人口辦理婚育證件一般都要回原籍所在地。 “在各種婚育證件的辦理過程中,針對跨省流動人口的辦理程序最為繁瑣,我們審核起來也更加謹慎。”省會裕華街道辦事處辦理婚育證件的工作人員解釋說,“目前,在婚育方面,我國實行的是戶籍地和屬地聯合管理制度,再加上婚育方面也較容易出現問題,因此,需要申請者提供充分的證明材料才可以在屬地辦理。” 流動人口辦證難不僅體現在婚育方面,據相關資料顯示,近70%的證件辦理需要出具戶口本,三成證件實行戶籍地和屬地聯合管理,流動人口成為辦證難的最主要群體。 “沒想到,辦理護照還要回戶籍所在地。”近日,需要公差出國的劉女士正在著急。 在西部某大學畢業的她來石家莊工作,由于畢業還不到一年,工作單位也不接收戶口,她索性就把戶口一直放在大學的集體戶里。 “根據7月1日開始實施的最新管理辦法,外地戶籍的就業人員可以在石家莊申請護照了,但必須要單位提供連續一年以上繳納社保的證明,可我工作才剛剛半年。”劉女士抱怨。 劉女士不解:“互聯網時代,各地信息都能共享了,辦理護照為啥還要回原籍?辦理護照為啥要和繳納社保聯系起來?” 此外,記者了解到,還有不少領域對流動人口采取特別政策,如駕校對流動人口要多收近一千元才可以辦理駕駛本等。 評析 《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2》顯示,2011年,我國流動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7%,平均年齡約為28歲,由此可見,龐大的流動“大軍”中,大多數處在生育旺盛期,從這個角度來看,現階段準生證的發放體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一個小小的準生證,暴露出城鎮化發展中并不健全的配套機制。目前,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以農民工、私營業主為代表的流動人口為城鎮化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流動人口的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城市如何進一步增強包容性,如何為流動人口創造更多生活的便利,營造更好的歸屬感,是亟須破解的難題。 審視這一問題,并不能回避戶籍制度改革。有學者認為,戶籍改革的真正價值體現在改革戶籍背后的各種不合理制度,而如何與城鎮化發展步調一致也應是題中之義。 當然,之所以造成流動人口辦證難,除了現有行政體制造成的原因外,還在于不少流動育齡群眾法律意識淡薄,不能自覺接受流出流入地服務管理,所以,也應該提醒流動育齡群眾增強守法意識。 |
關鍵詞:四風,辦證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