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水2:用原始的壓榨法,擠壓紙中水份 安新志 攝
分紙:榨完水后將仍然濕潤的紙一張張揭起分開,這道工序一般需2小時 安新志 攝
折疊:將去了毛邊的紙折疊,100張一小疊,1000張一捆再干榨壓平 安新志 攝
清晨6點,湖南省汝城縣熱水河畔的那個造紙作坊,在安靜了近二十年后,重新傳出了聲響。
出來晨練的老葉,走過作坊時,駐足靜聽,久違的響聲,鉤起了他的回憶??粗锩嬲龑W⒐ぷ鞯耐降軅兪炀毜牟戎?、抄紙、焙紙……78歲的葉春開笑了。
老葉,是這個造紙作坊的老工人,18歲開始跟著父親學習造紙,在他的記憶中,筆記本、包裝紙、祭祀用紙、手紙等,都是在這個作坊里自己親手造出來的。上世紀80年代,自己是村里揚眉吐氣的技術人才,經自己造出來的土紙當年一度賣出了0.21元/張的好價錢。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土法造紙的紙張在市場上銷路越來越窄,除用于祭祀外幾乎失去了作用,作坊被迫完全停產。所幸,目前村里除了葉春開這種耄耋之年的老人外,還有幾個當年師從葉老的40多歲的中年人掌握技藝。
今年,為了傳承和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汝城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作為飛水寨景區內的一個文化旅游項目,熱水鎮熱水河旁的這間土法造紙作坊又開始生產了,僅有的幾個正當壯年的造紙師傅被重新請了回來。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科學的重大貢獻。汝城縣的土法造紙,從清朝康熙年間一直流傳至今,已經有了300多年歷史,生產技藝全靠師徒傳承,言傳身教,憑悟性和長期實踐才能掌握,材料簡單,以嫩毛竹為主料,輔料為生石灰、冬青樹葉,工序復雜有砍竹、削筍、去節、石灰浸泡、封湖、洗筍、濾干、踩筍、入紙槽、放膠葉水、攪拌、抄紙、榨水、分紙、焙紙、取紙、折疊、包扎、磨頭等22道工序。
目前汝城土法造紙在政府的支持下,為數不多的一些造紙工匠仍在艱難傳承著這份技藝。(李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