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最大的困難是轉變觀念
“在這里工作最難的一件事,就是轉變鄉親們的思想觀念。”11月27日,河北省委組織部駐顧家臺村扶貧工作組組長郄志忠說。
顧家臺村是河北阜平縣龍泉關鎮的一個小村子,2013年元旦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履新后首次考察的貧困地區就是阜平縣,落腳的第二個村子就是顧家臺村。
顧家臺137戶人家,貧困戶占了一半,去年底統計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是1078元,遠低于貧困線國標。與大多數村子一樣,顧家臺村的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弱婦孺,地理條件和人口劣勢限制著耕地的產出和鄉親們的收成。但身負將這個村子改頭換面、脫貧致富重任的郄志忠卻認為,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困難。
“這話可能不太好聽,但有時候確實,鄉親們涉及自己當前利益的時候看得比較重,‘等靠要’的思想還很普遍。”郄志忠說,“我們現在最大的一項任務,就是用三五年時間轉變老百姓的觀念。”
什么樣的觀念?阜平縣委書記郝國赤舉了一個例子向記者解說:當地老百姓認為墳地要“靠山”和“罩山”齊全才能算風水寶地,“靠山”指的是墳地背靠的山,“罩山”則是正對墳地的另一座山,政府做土地改造流轉和整治時,就遇上了困難:鄉親們不僅不讓動“靠山”,連“罩山”上的地都不讓動。
“‘罩山’也不是他的地,你說讓人家罩著你,那人家的收入從哪兒來呢?”郝國赤說,“但這個工作只能慢慢說服,慢慢來。老人可能比較困難,還是得從年輕人先入手。”
現實困境:缺年輕人+缺產業=缺未來
晌晴冬日,山村里的老人們坐在擋風的墻根下曬太陽,黃澄澄的苞谷堆在墻垛。這些黃土夯成的平房不少已有四五十年的歷史,處處都是熏黑的修補的痕跡,門上掛著鮮艷的花布拼成的門簾。老人們用平靜的表情嘮著嗑,到處看不到一個年輕人。
“年輕人在這里呆不下去。”顧家臺村的書記說,“總書記來過以后還好些,村子里今年建設項目多,有些外頭打工的人回來了,但還是不夠。”
阜平已經有數個自然村因為人口太少而消亡,即使那些有人的村子,常住人口平均年齡五六十歲以上的也不在少數。縣里今年新開的基建工程很多,到村里隨便走一走,能望見挖地的、砌墻的、推車的主力,都是老人。
村里沒外邊掙錢多只是年輕人外流的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因素是,這里幾乎什么都沒有。連小孩兒在村里長到一定年紀,都得離開村子,到縣城的學校上學,更別提醫療、社保這些農村滿足不了的需求,將求上進的年輕人趕得直往外跑。
2013年,河北省派出210個駐村工作組下沉到阜平209個行政村,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全面脫貧不返貧。按照扶貧計劃綱要的要求,每個工作組都在做類似的事:硬化路面,打井,修路燈,建衛生室、福利院、托兒所,升級電網,等等。工程進度快的村子,看起來已頗有些新氣象。
但除此之外,每個工作組都在發相似的愁:怎么能把產業引進來,讓年輕人回村,把長遠收入留住?怎么改變本地人的觀念,讓他們有自己致富的能力?
阜平下轄鄉鎮的產業,基本只有兩種:種植業和養殖業。主種的核桃、大棗和主養的牛、羊,合起來被稱為“兩種兩養”,是阜平縣委此前主推的脫貧產業規劃。
年初,有媒體曾經指出,過去扶植的“兩種兩養”早已失敗,現在阜平扶貧思路固化,形成了“條件反射”,難保這一回就能真正脫貧。
采訪中,不止一個當地官員向記者解釋,阜平扶植養殖業和種植業是有原因的。全縣都是山區,類似駱駝灣這樣“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村子不少,除了地廣人稀、生態環境好以外沒有其他優勢,最適合推廣的就是養殖和種植業。而包括核桃在內的種植業本身在阜平也有口碑和傳統,選擇它是背靠現成路徑,更易實現。
扶貧工作組下來調研后,也根據各村的情況做了具體調整。比如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駱駝灣村,就以種櫻桃取代了種核桃,并且為未來發展生態旅游讓路,取消了養雞場的規劃。
“這里面也有個技術和經驗的問題。”定點扶貧單位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的扶貧工作組組長陳佳資說,“比方說種核桃,要大肥大水,集中管理,本身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其他諸如養牛、養羊也是這樣——根據本地氣候地理條件應該選擇什么品種?養多少可以達到規模經濟的量?這些都是學問,而本地很多種植戶、養殖戶不具備這樣的知識。”
歷經過扶貧路上的“折騰”,更多當地官員也意識到,從輸血到造血不是件簡單的事,短期關系到個體老百姓的意愿、知識和技術,長期則關系到本地整體人口素質。而后者,將是未來阜平能否從根上脫貧、走入小康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