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系統官員出事多與科研經費有關 暴機制漏洞
陳懷瑜 評判 彰顯壯士斷腕的決心 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廣東科技廳一、二把手相繼落馬之后,原本建立在權力尋租“土壤”之上的問題大面積暴露,諸如產學研項目申報周期過長、項目分配方式不合理、企校合作中的暗箱操作、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等。可以想見,任由這樣的現象持續下去,一些真正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需要國家財政支持的項目被摞荒一邊,而本應由企業自行承擔的經濟科研項目卻占用大量資金。納稅人的錢在濫權的掩護之下源源不斷流入個別企業,主管官員肥得流油,真正吃了虧的百姓卻渾然不覺。 李克強總理在履新之初曾用“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九個字來概括他的從政理念和決心,其坦蕩胸懷令人由衷敬佩,而與此同時,也讓那些覺悟不高、為官動機不純、與民爭利者膽戰心驚,“當官”儼然成為“高危行業”。隨著時間的流逝,李總理的承諾變成現實,嚴查廣東科技行政系統腐敗窩案便是又一明證。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此次窩案涉案人員上至“一把手”下至基層官員,涉案企業既有上市公司也含新生小公司,涉及項目資金上千萬元,真可謂“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高壓態勢讓百姓看到了希望,重樹了對黨和政府的信心。 綜上所述,此次嚴查廣東科技行政系統腐敗窩案,往小了說,打破了廣東一地科技行政系統項目資金分配使用的黑色利益鏈,對于改進強化資金監管,提高利用效率大有裨益,而從宏觀上來講,更是彰顯了中央對反腐工作“壯士斷腕”的決心。 陳科峰 提醒 暴露了倒查機制漏洞 反觀廣東省科技系統系列窩案,不難發現其中倒查機制的漏洞。在科技系統腐敗中,重要的線索就是資金的流向,即科技資金到底如何流入到企業、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內。對于這些資金的流向過程、環節以及事后的監督都應該屬于倒查機制的范疇。尤其應該指出的是,倒查機制應該涉及科技資金支出之后的效率,即投入和產出的比例。如果采取這樣的倒查機制,從科技資金的結果上進行倒查,不斷深入到科技資金的流向等環節,確保各個環節都有完善的監督體系保障,尤其是向社會公開透明的機制。那么,科技系統的腐敗窩案才會逐步減少,否則,科技系統的系列窩案將不會從根本上解決。 在倒查機制中,最應該追查的就是結果,即科技資金投入之后的產出。無論是科技資金最終流向高校、企業還是科研院所,其投入需要和產出成比例。從結果上倒查,能夠以結果為最終的目標導向,杜絕各種虛假水分的存在,純粹以結果對接,有產出就是有產出,有多少產出就是有多少產出。在這樣的結果上來評價一次科技資金流向的最終效率。如果投入和產出符合既定的目標,那么就說明這次投入是有效的,如不成比例就說明這次投入是無效的。而在無效的目標上,更需要通過倒查尋找到在哪個環節出現了紕漏。 除了要以結果為導向進行倒查外,對于科技系統內的窩案,還必須對每個環節進行摸底,這涉及科技資金流向每個環節的審批與考核。包括資金申報的公示、周期、評估、發放、監督等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信息公開,一方面是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的原則,另外一方面也是方便公眾進行監督,杜絕各種尋租出現。而每個環節中,公開透明是第一要務,這也就形成了在避免科技系統的窩案中以結果為導向,以各個環節為細節的倒查機制,而透過這樣的機制,哪個環節出現錯誤就需要哪個人負責,如此才能減少腐敗的幾率。 |
關鍵詞:科研經費,違紀,腐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