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火販子安倍急破"束縛" 軍工死灰復燃,日本何往?
急破“束縛”日本何往? 2013年5月12日,日本東松島,安倍坐在機身標有731字樣的自衛隊訓練機駕駛艙。自上臺以來,安倍多次推廣日本軍工產品。 4月1日,日本通過了“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取代了之前的“武器出口三原則”,放寬了武器出口限制。這一舉動,是安倍擺脫日本戰敗國枷鎖的一步新棋。武器出口禁令的打破,當然會令日本的軍工企業歡呼,擴大日本武器出口的市場,但同時,卻也為整個東亞的安全局勢帶來了新的變數。 民族主義首相當政 “日本正接近最危險階段” 4月9日,日本上千人在東京市中心集會,示威者敲鑼打鼓,舉著大標語牌和安倍晉三的照片,并給安倍晉三畫上了像希特勒一樣的小胡子。 示威者抗議的是任何試圖改變日本和平憲法的舉動。就在一周多之前,日本內閣正式通過了“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大幅放寬向外輸出日本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的條件。 為了減少對輿論的刺激,安倍用“防衛裝備”替代了“武器”,用“轉移”替代了“出口”。 這一新法大受日本軍工企業的歡迎,“可以幫助他們走出市場不足的困境。”外交學院日本問題專家周永生對新京報記者說,日本的軍工企業目前主要是向日本自衛隊提供裝備,市場有限,“不少軍工企業處于虧損和勉強維持的狀態。” 而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對軍工企業是一個極大的利好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日本軍工產業的發展。 同時,《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還有一個改變,即日本軍工企業今后將能夠和更多發達國家共同參與武器研發和生產。 “今后日本武器研制的合作范圍就不再像過去一樣僅僅局限于美國了,”周永生說到,“它可以和澳大利亞、英國、法國等多個國家聯合研發,共同使用。” 對于安倍而言,“武器出口三原則”的解禁,不僅僅是對軍工產業的提振,更有助于日本成為“正常國家”。安倍希望通過修改武器出口原則,正常出口武器,參與國際事務,真正使日本擺脫戰敗國的形象。 然而,在日本國內,對這一政策的反對聲音不絕于耳。 民眾擔心的不僅僅是解禁的武器出口。自從安倍晉三上臺以來,短短一年半的時間,他在右翼之路上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越了他的前任們。 “安倍是一個非常右翼的人,他從心里就是一個歷史修正主義者,是一個追求他自己理念的民族主義者。”東京大學國際關系和法律系教授高原昭雄說。他說,安倍晉三令日本退回到了過去,并成為了中日之間對話的一個“絆腳石”。 2014年,安倍政府增加了防務預算,盡管增幅不大,但卻是日本11年來第一次擴充軍費。他效仿美國,建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制訂了可以不受監督推行軍事政策的《特定秘密保護法案》;去年底,他突然參拜靖國神社,導致中日關系、日韓關系變僵;同時,他還不時透露出修改日本政府以反省和道歉為基調兩大歷史談話——“村山談話”和“河野談話”的意圖。 而今天大幅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只是新的一步罷了。 “日本民眾和有識之士擔心的是,安倍的這一系列舉動,會把和平憲法架空掉。”周永生說。 “作為學者和政治學家,我們必須不斷發聲,告訴大家,安倍的所為是對日本憲法體系的一個挑戰。”日本北海道大學的學者山口說道。日本諾貝爾文學獲得者大江健三郎也大聲疾呼:“我很擔心,恐怕日本的精神正在接近100年間最危險的階段。” 日本學者麻生晴一郎認為,武器出口禁令的打破,可能導致日本社會堅持數十年的“非暴力和平思想”出現裂痕,進而產生軍事征服的情緒。 |
關鍵詞:安倍,軍火販子,軍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