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踏上“痛苦之旅”
作為一個日本人,我為中國人民在日本侵略戰(zhàn)爭中遭受的痛苦感到痛苦,更為我的國家應當做而迄今一直未做的事感到羞恥 在所有亞洲人中,日本人在文化傳承上最應感激的是中國人。如果沒有與中國文化的交流,我們?nèi)毡救松踔敛欢萌绾螘鴮懽约旱恼Z言。然而,在所有亞洲人中,上世紀前半期從日本人手里遭受痛苦最為深重的也是中國人。作為一個日本人,我為他們所遭受的痛苦感到痛苦,更為我的國家應當做而迄今一直未做的事感到羞恥。 讀完日本著名記者本多勝一所寫的《走向南京之路》一書,我無法平靜敘述書中所講述的諸多慘烈故事。此書是本多采訪了數(shù)百位南京大屠殺慘案受害者和見證者之后寫成的,再現(xiàn)了1937年底日本士兵在從杭州灣到南京沿途所犯下的可怕、野蠻、慘無人道的暴行。 本多想通過此書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南京城里發(fā)生的那些恐怖暴行,事實上在日本軍隊行進途中,已經(jīng)以同樣方式降臨在沿途眾多無辜的平民身上。兩者的不同僅僅在于暴行的范圍和程度。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到中國上海的飛行時間約為12小時,遠遠小于當年日本軍人從杭州灣行進到南京所用的近40天。這一個多月時間里,沿途中國軍民所遭受的身體和精神上的摧殘,現(xiàn)在想來令人不寒而栗。 戰(zhàn)爭結(jié)束5年后,大約1000名關(guān)押在西伯利亞集中營的日本戰(zhàn)俘被轉(zhuǎn)移到撫順和太原的監(jiān)獄。在中國監(jiān)獄里,這些戰(zhàn)俘得到了慷慨和善意的對待。部分監(jiān)獄工作人員對日本軍人所得到的待遇有很多抱怨,因為他們的家人曾被日本軍人殺害。然而,監(jiān)獄長卻對工作人員說,即便是戰(zhàn)犯也應被當做人看待,我們的座右銘是“我們痛恨罪行而非罪人”。對于中國人這種高貴的品格,我懷著深深的敬意。 我的父親作為日本帝國軍隊一名軍官曾被派往中國。當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投降時,他正作為日本總參謀部的陸軍中校駐扎在南京。作為一個“日本鬼子”的后人,我感到我不能對這一切無動于衷。退休之后,我開始了亞洲之行。每年我選擇一個亞洲國家和地區(qū)去義務宣講5個星期。去年12月,我的新書在東京出版,書名為《我的痛苦之旅——沿著日本帝國主義在亞洲擴張之路》。這本書集納了過去11年我在亞洲各地的見聞和感受,表達了一位日本軍人后代的懺悔。 我去亞洲,是嘗試去醫(yī)治創(chuàng)傷、增進溝通。我想通過我的行動去展示悔過和補償?shù)恼\意。我希望日本政府也能認真面對歷史,為日本過去對亞洲人民所犯下的罪行深刻檢討,并向亞洲受害國家展示誠心悔過的決心。同為二戰(zhàn)挑起國,日本在反思歷史方面需要向德國學習。德國很早就旗幟鮮明地譴責自己的納粹歷史,并向受害國家誠懇道歉,求得受害國人民的原諒。相比之下,日本至今不僅沒有對自己的侵略歷史認真反思,其領(lǐng)導人還不時參拜靖國神社,企圖為其軍國主義、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歷史正名。這是對亞洲人民的再次傷害。 一直以來,日本人不斷在呼喊,至今仍在呼喊:“不再有廣島!”然而,除非日本人學會大聲呼喊“不再有南京”,否則,這一呼喊在日本以外不會產(chǎn)生廣泛共鳴。日本不能再對自己的侵略歷史含糊其辭了,否則很容易重蹈覆轍。日本需要向德國學習,徹底和軍國主義歷史告別,通過道歉和賠償求得亞洲人民的諒解,最終實現(xiàn)與周邊國家的真正和解。 |
關(guān)鍵詞:日本,侵略戰(zhàn)爭,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