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盡生命耀太行
▲李保國(中)在崗底村為果農傳授蘋果套袋技術。(資料圖片) ▲ 李保國(右)向果農傳授富崗蘋果的摘果技術。 (資料圖片) ? 李保國在日本學習現代化果樹管理技術。 (資料圖片) 5月20日,有著2300個座位的河北會堂座無虛席,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原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事跡報告會在這里舉行。不少聽眾淚流滿面,會場上掌聲經久不息。 李保國是我國知名經濟林專家、山區治理專家。他把實驗室放在果園,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每年在太行山、燕山“務農”200多天,創新推廣36項農業實用技術,幫助山區農民實現增收28.5億元,帶領10多萬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被山區農民稱為科技“財神”。 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天,《經濟日報》記者來到李保國家中深入采訪,并在報紙重要位置做出連續報道。日前,記者再次深入河北,尋找李保國教授為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 “巍巍太行,萬木蔥蘢。李保國教授的骨灰,已被太行山區各地的老鄉們帶走,撒在了他生前為之奮斗、為之牽掛的土地上。‘愿做太行一棵樹’的他,已經化作群山中千林萬木,在這里扎根生發。”李保國的一位生前好友說。 一種理念生根發芽—— 讓技術長在泥土里 5月18日,在邢臺縣宋家莊鎮富家坡村果園里,王海玉被果農圍住。他一邊做示范,一邊給農民講解蘋果套袋技術,言語明晰、動作熟練。 “我可不是什么專家教授,只是漿水鎮河東村的果農。”王海玉怕記者誤會忙著解釋,“這是李保國老師教我的技術”。 為農民講解時,這位“土專家”不時冒出句話:“干啥都得講科學,不服不行。”他說,這是李保國老師常掛在嘴邊的話。 “把科技轉化成生產力,必須讓技術長在泥土里。”這是李保國生前常說的話。踏遍溝溝坎坎,穿越山林河流,李保國不懈追尋著,“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深眼悶炮”控制爆破松土蓄水技術、太行山片麻巖區“蓄、集、整、改、排”防洪減災工程技術……李保國研究出一系列治山新法,將樹木栽植成活率從原來的10%提高到90%,邢臺縣前南峪村變成了“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所屬的漿水鎮從貧窮鎮變成了富裕鎮。 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技術、優質無公害草果栽培技術、綠色核桃配套栽培技術……這些技術成就了富崗蘋果、綠嶺核桃等一系列名優產品,成為山區群眾致富的“聚寶盆”。 他說,只有讓千百萬山區農民切實掌握科學技術,才能讓一片片野嶺荒坡變成金山銀庫。這位山區治理專家,將自己變成一名接地氣的“農技人”。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疏果、剪枝、套袋,哪項技術不是按李老師教的去做?可剛開始時不接受啊,不信他。”侍弄著自家8畝精品果園的內丘縣崗底村果農王建敏,去年還去山西省左權縣作技術指導,可當初他就是不相信李保國,“這么多的小蘋果疏下來哪還有產量啊!還要給小蘋果套袋,太可笑了”。 為讓農民接受這些技術,李保國自掏腰包買來16萬個果袋搞實驗:“給蘋果套袋,賠了是我的,賺了是大家的。”為讓村民掌握技術要領,他抻著農民的胳膊找角度,捏著他們的手腕找力度,常常一個多小時才能教會一個果農;為讓128道標準化生產管理工序惠及更多農民,他請人將每道工序寫成故事,印成書,免費發放……帶著鋪蓋卷,他在崗底村一待就是7年,創造出“一個賣百元”的富崗蘋果神話,為村民開辟了一條集種植和經營于一體的致富路。 李保國生前常說:“我的愿望是‘把我變成農民,把農民變成我’。”現實正在向他期望的方向發展。30多年來,他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余次,培訓人員9萬余人次,直接幫扶村莊40多個,間接帶動百余村莊發展。 在邢臺縣漿水村,李保國生前帶出的33戶技術示范戶,正按照他傳授的全套科學管理技術指導600余戶果農進行果樹管理。 “李老師雖然走了,但他科技興農的理念已經扎根在農民心里。”漿水村黨支部書記王衛良這些天正為全村果品注冊無公害綠色產品商標而奔忙,“統一管理,無公害技術,提升林果產品附加值……李老師教的這些我們一定堅持做下去”。 一種模式復制繁衍—— 用產業帶動農民致富 “建立合作基地、加盟基地等平臺模式,與核桃種植大戶建立深度密切的合作。”看著方案書上的這句話,河北綠嶺果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勝福仿佛又聽到李保國在對他說:“我們要恢復中國核桃強國、出口大國的地位。” “這是他的心愿。”高勝福說,“可以說,沒有李保國老師就沒有綠嶺的今天”。 1999年,臨城縣農民高勝福滿懷豪情承包了3000畝干旱的丘陵崗地,可當他手持工具走上荒崗時卻手足無措,不知怎么干才好。于是,他請來了李保國。 通過廣泛調研,李保國發現當時市場奇缺的是薄皮核桃,而臨城縣丘陵的自然條件最適宜種植早實薄皮核桃。 經過不懈努力,他成功選育出我國目前綜合性狀最好的核桃新品種——綠嶺,并推行“早實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技術”,研究形成配套的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如今,這些技術被丘陵區農民復制,僅邢臺市就種植薄皮核桃60萬畝,年產值超過20億元。 “最重要的是,他開創了‘托一接二連三’的產業化模式。”高勝福知道,李保國研究治山,不只是想讓山區綠起來,更想讓群眾富起來,“他認為,讓農民致富必須靠產業帶動,通過‘一產為基礎、二產生動力、三產樹形象’聯動發展”。 5月20日,在位于南和縣的國內最大樹莓種苗組培中心,李保國帶領團隊親手繁育的樹莓種苗長勢茁壯。“我們的樹莓種植輻射河北10多個縣,多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李老師啊!”項目負責人周岱燕說。 “2014年時,樹莓成活率僅有10%左右!”周岱燕說,是李保國告訴她這是一個快速脫貧致富的好項目,堅定了她的信心。在隨后的一個多月里,李保國跑遍東北三省、山西、河南等地,考察基地、調查市場,拿出一整套發展方案。“我們就是按照李老師的方案實現了快速發展,如今種植面積近7000畝,農戶每畝增收5000元以上。”周岱燕說。 李保國在大山深處這個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戰場上不斷探索創新——邢臺縣的“前南峪模式”,內丘縣的“崗底模式”,臨城縣的“綠嶺模式”,平山縣的“葫蘆峪模式”……在別人看來,哪怕建好一個科技扶貧基地都不容易,可他卻讓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建成10萬畝蘋果生產基地、百里核桃產業帶、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使山區增收35.3億元。 這是一條充滿艱辛的道路,但李保國義無反顧。有人勸他:院士是一個科學家的珠穆朗瑪,少往山里跑跑,說不定就能登上巔峰。李保國嘿嘿笑道:“價值的體現有多種形式。對我來說,當院士是未知數,搞技術服務讓更多的老百姓擺脫貧困是已知數,我參與其中并能作出貢獻,更有意義。” 這兩年,李保國還謀劃運作一項前所未有的事業:把太行山區的農業企業進行大聯合,每個企業專做一項產業,蘋果由富崗公司來做,核桃由綠嶺公司來做,紅樹莓由至高點公司來做,造地由葫蘆峪公司來做,以此打造太行山區的“經濟作物航母”。 “崗底的窮帽子是李老師幫我們摘掉的。”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日前帶領村民在崗底的山頂上開辟了一塊墓地,將李保國的部分骨灰埋在那里,“我想讓他親眼看著太行山變得更美更綠,看著更多農民富裕起來!” 一種精神持續傳遞—— 個人利益服從人民利益 農民教授,科技財神,太行新愚公……太行山上,從李保國幫助過的農民口中,不時聽到對他的各種稱呼。這也是一個共產黨員留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我們原來不知道李老師一直帶病堅持工作。”很多農民聽到李保國去世的消息都很驚訝。可事實是,原本身體很好的李保國,因常年往山里跑,生活不規律,超負荷工作,身體越來越差。 2007年,李保國在張家口黑龍山林場作技術指導時,突然覺得憋氣,嘴唇發紫,被確診為疲勞性冠心病,心臟造影顯示他75%的血管狹窄,連心臟支架都做不了,只能做搭橋。大家都勸他去醫院好好治治,可他說忙,就是不肯去,勸急了,他就說:“活著干,死了算。” 1999年,臨城縣著手開發鳳凰嶺時,在荒山野地中蓋了5間窩棚式的小房。高勝福想讓李保國住在縣城賓館,李保國說:“住在城里耽誤時間,還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他帶頭把自己的鋪蓋卷放在窩棚里。 30多年來,李保國在山里“務農”的時間年均超過200天。荒山野嶺上,他不顧風吹日曬采集樣品;實驗室里,他反復分析數據;田間林地中,他冒著酷暑嚴寒手把手傳授農民技術。 多少人勸他:“慢一點,慢一點。”他總說不行:“在這個點講完了,還要去下個點呢。”多少次,李保國上午在基地指導完,午飯都顧不上吃,帶上干糧就往下一個點趕:“我晚吃會兒不要緊,不能讓農民等我。”在基地,他爬溝過坎,大步流星;講課示范,他精神百倍,毫無病態;回到保定的家,他卻常常連上樓的力氣都沒有了。 有一次,他一天跑了石家莊的4000畝果園,“我累點不算什么,如果我的技術能讓這些果樹早點進入盛果期,一畝地增收幾千斤蘋果,一斤就按兩塊錢算,那也不得了呀。一個人辛苦一天,增收幾千萬元,多值,多有成就感”! 李保國幫內丘縣崗底村摘掉了“窮帽子”,有人就問楊雙牛:“你們一年給李保國多少錢?” “李老師從來不要農民的錢。”楊雙牛說,有一年,李保國在崗底忙到臘月二十三,才趕回保定過年。臨走時,楊雙牛給他準備了2000元,想讓他買點年貨,他死活不肯收。 2003年,富崗公司改制,楊雙牛對李保國說:“你辛辛苦苦搞服務,送你個股吧。”李保國手一擺,斬釘截鐵地說:“可不能!這事你以后也不要再說了。” “我們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服從組織,個人利益服從人民利益。”李保國說:“不為名來,不為利去,一心為百姓,農民才信你,才聽你。” 一條道路不斷延伸—— 扶農助農路繼續往前走 4月27日,易縣普降大雨,萬畝林果科技示范園卻迎來2位客人——李保國的妻子郭素萍教授、助手齊國輝教授。 雖然還沉浸在失去李保國的悲痛里,兩人卻沒有停下扶農助農的腳步。聽說園區的蘋果樹出了問題,一大早就開車從河北農業大學趕過來,冒著大雨,下到田間,立即診斷出果樹生病的原因——凍害,并給出解決辦法。 “保國最愛的是治山,最高興的就是看著山里的百姓富起來。”既是生活中的伴侶,又是工作中的助手,風風雨雨三十幾年,郭素萍深深了解李保國,“他一定希望我們幫他繼續走這條路”。 在李保國的遺物中,十幾本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記載著他奔波忙碌的行程。僅從2016年1月到去世的102天里,他外出的時間就達62天,行程7860公里,灤平縣、赤城縣、平山縣、南和縣、臨城縣、行唐縣、江蘇睢寧縣……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行程表默默無言,卻記錄著他心系農民、情灑太行的赤子之心。 “我們能時刻感受到他嚴謹求真的科研態度,務實創新的科研作風,產業富民的責任擔當。”如今在河北綠嶺果業有限公司做技術員的陳利英,從2003年大學畢業開始,就跟著李保國學習和工作,從事核桃種植與研究。 “他教我們嫁接,要求我們每人一行,按他教的步驟做,不但要成活率高,還要速度快。當時,小苗只有四五十厘米高,我們頂著太陽蹲著、跪著練習,一天下來腰酸背痛,累得連飯都不想吃,但第二天還得接著干。”陳利英說,在李老師的影響下,學生們也把研究的課題聚焦在生產一線,“如今,李老師的學生中,像我一樣扎根山區、服務基層的有上百人”。 “李老師走了,卻留下了一支扎根山區的科技隊伍。”齊國輝說,35年來,李保國先后承擔了57項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大批學生被他帶到田間地頭,成長為扎根山區、服務“三農”的有用之才。河北農大成立的“李保國扶貧志愿服務隊”還與貧困鄉、村結成幫扶對子,開展科技扶貧志愿服務。“李老師是‘太行山道路’的踐行者和發揚者,我們要沿著他的足跡,幫助更多太行山區的貧困群眾致富。”齊國輝說。 “李老師走了,但他的思想引領著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奮發前行。”在李保國的指導下,河北農大林學院碩士研究生郝賽鵬今年3月來到邢臺縣前南峪村,圍繞蘋果省力化栽培關鍵技術開展研究。他和果農一起深入田間地頭管理果樹,搞實踐調研,“我們要像李老師那樣,老百姓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教給農民,讓更多群眾受益”。 “李老師走了,但他的精神已深深扎根在我們心中。”寬城滿族自治縣西岔溝村是李保國生前幫扶過的一個小村莊,5月19日,村民們自發起立默哀,遙祭這位恩人。“我們一定不辜負李老師的期望,把他未完成的事業做得更好。”村黨支部書記陳玉富說,在李老師的幫助下,他們村短短幾年就實現了人均收入從不足1000元到過萬元的增長。 種果植林,昔日山區成富境;視農為己,民心深處有豐碑。在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個春節里,李保國對友人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走太行山道路不是一代人的事。靠科技的力量走好這條路,不能邁四方步,不能小步跑,要像接力賽,一棒一棒跑下去。咱這一棒跑得好,下一棒就好跑了。” 夏陽絢爛,層林盡染。崗底漫山的蘋果樹結出新果,綠嶺成片的核桃林又添新綠,前南峪農家院傳出歡聲笑語……這也許是他燃盡生命交出的滿意一棒。 |
關鍵詞:太行,崗底村,李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