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6批次來自河南省企業生產的“辣條”被湖北省食藥監局公布為不合格產品,并在湖北全省下架。然而,作為生產商的河南某公司卻堅稱,他們的產品遵照河南省相關地方標準,合法合規。
這樣的爭議再次讓曾火爆一時的“辣條”進入公眾視野。辣條從何而來?它又如何一步步成為今天的網紅零食?
從零食到網紅
對辣條而言,2014年是關鍵的一年。
如果說這以前的辣條還只停留在中小學校周邊的小攤販間,那么這個時間節點之后的辣條漸漸走出國門,成了老外的心頭好。
這一年,大家赫然發現,在國內當時只賣五毛、一塊錢的辣條,在國外卻賣出了“天價”。
有人覺得自己每天吃著外國人花“天價”才能買的零食,顯得自己很富有。這樣的反差迅速被網友轉化成段子和表情包——“吃根辣條壓壓驚”、“讓我先吃根辣條冷靜一下”等調侃一度成為當時的“網絡流行語”。
2015年2月,一個名為“胖老外”的自媒體號上傳了一則品嘗中國零食的視頻。這些零食包括了果丹皮、大白兔奶糖,以及辣條。
當然,“胖老外”對辣條的反映頗具戲劇化——剛開始覺得辣條一股“味精味”,并聽說這種零食“不健康”,但僅過了5秒這包辣條就讓這個外國人贊不絕口。
這段視頻后來在B站上發酵,彈幕更是頗為壯觀。
不過這應該只能算辣條網紅之路的開始。到了2016年,辣條在海外越來越火。
這年2月,英國廣播公司(BBC)紀錄片《中國新年》(Chinese New Year)在介紹中國人過春節的風(chī)俗(hē)習(wán)慣(lè)時,還提到了辣條。
片中對辣條的定義是“中國25歲以下年輕人最受歡迎的小吃”,并指出,據估計,辣條市場規模已達到每年500億元。
這樣的數據并非憑空談起,以廣西南寧、柳州、梧州、貴港四個城市的中小學生為例,一則調查顯示,2016年3-9月期間,在受訪的1325名中小學生中,食用辣條的有1103名,辣條食用率為83.3%。
正當辣條走向世界的時候,一些生產廠家迅速走起高端路線。國內生產辣條的某食品公司當時把網店打造的仿佛蘋果官網一般。
與此同時,價格也水漲船高——遠不是此前的五毛一包。
辣條從何而來?
以上是多數人對于辣條的記憶。但在成為網紅之前,辣條經歷了什么?
事實上,辣條的歷史恐怕要比大多數人認為的要短。
關于辣條的起源,一種廣泛見于報道的說法是,湖南人張玉東等人1998年開始嘗試用面粉代替豆類和面筋,將產品擠壓熟化后與調味劑混合,“創造”出辣條。
辣條的制作原料以小麥粉或其他谷物粉類為主,輔之飲用水、食用油、食用鹽、白砂糖以及食品添加劑、香辛料和適量的輔料,經配料、擠壓、蒸煮、成型、調味、包裝等工藝制成。
在實現爆發式發展后,辣條產業迅速形成了“南湖南,北河南”的格局。有數據顯示,2000年,僅河南省的辣條企業就曾一度達到4000家。
此后,隨著行業集中度提升、衛生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大量辣條企業被淘汰。但辣條江湖中,南北兩派的格局大體確定了下來。
南北之爭,如何歸一?
僅在食品添加劑上,兩派就存在不小的分歧。
湖南2012年出臺的《湖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湘式擠壓糕點)》,在添加劑方面遵循糕點標準。
而河南2007年制定的調味面制食品地方標準則規定,其“參照糕點、膨化食品允許使用添加劑的規定”。
幾天前的“湖北下架辣條”事件,其實也是上述爭論的延續。
湖北省食藥監局認為,判定辣條是否合格應按照《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而相關食品企業則認為,據河南省和湖南省出臺的地方標準,辣條可按照糕點進行管理。
不過這樣的爭論即將劃上句話。
就在今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外公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調味面制品》(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18年7月10日。其中對辣條的感官、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等都做了規定。但該國標尚未落地。
有評論認為,面對各個地方標準相互“打架”的情況,不論是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還是維護生產企業的合法權益,以及統一監管的層面出發,都希望國家標準能夠早日出臺實施,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現行標準各自為政的問題。
辣條南北之爭,最終能否歸一,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