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55年,讓沙地變林海,荒原成綠洲。這是一個英雄群體,這是一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命題。著名劇作家孫德民以他深厚的創作積淀,以話劇形式將塞罕壩精神展現在舞臺,塑造出一群有血有肉、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搭建起一個熠熠閃光的精神高地。
“塞罕壩,1963年12月18日,北風十級,大雪,零下40℃……”大幕拉開,一排大字伴隨著極具震撼力的音響效果出現在觀眾面前,狂風呼嘯,雪花飛旋,白毛風野獸般嘶吼……震耳欲聾的音響,栩栩如生的畫面,把觀眾帶回當年的塞罕壩。
風雪里,眾人救活了凍僵的主人公佟保中,他卻要下壩當“逃兵”。這是怎么回事?此時,伴隨著觀眾的疑慮,“長歌”的旋律回響,塞罕壩精神的動人畫卷由此展開。
該劇的第一場戲,劇作家巧妙地用李場長、楊總工程師舉家上壩安營扎寨,與佟保中和秦海生因妻子重病、老母病危欲離場下壩這一上一下的矛盾沖突步入主題。最終,李場長、楊總工程師、佟保中、秦海生,以及放棄高考上壩造林的一群青年學生圍坐在一起,大家共賞電影《上甘嶺》。經過一番情感的碰撞,佟保中、秦海生們堅定了“守住塞罕壩,決不撤退”的決心。
這樣的安排使得佟保中們的思想轉化,在順理成章中進行,沒有枯燥的說教和生搬硬套的戲劇模式。尤其令觀眾意想不到的是,旋轉的舞臺凸顯出一塊高地,兩根木桿間掛上了小銀幕,舞臺上下,大家一起重溫電影《上甘嶺》的精彩片段。小銀幕上,堅守上甘嶺陣地的戰士們滿懷激情地喊道:“黨交給我們這塊陣地,一寸也不能撤退!”當“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旋律響起時,臺上臺下群情振奮,掌聲如雷。百感交集的佟保中突然上前緊緊握住李場長的手,激動地說:“我要像上甘嶺的戰士一樣,守住塞罕壩,決不撤退!”第一代務林人的“長歌”由此緩緩奏響。
佟保中的妻子病逝,他把剛滿一歲的兒子佟剛抱上塞罕壩,讓別人代養,自己沒日沒夜地在冰天雪地里干活,用手扒開冰凍的樹坑,手指甲都凍掉了;風雪中,19歲的技術員高志在運樹苗的過程中不慎跌進雪窩子,兩腿凍僵,為了不讓樹苗凍死,他讓人拉著樹苗快走,自己卻凍死在冰雪中;從北京林科院來的總工程師楊寧先,帶著家人舉家上壩,當他因腿部骨折回京治療時,得知林場遭遇旱災,12萬畝松林倒下,硬是逼著女兒用輪椅把他推回了塞罕壩;當年曾在塞罕壩打過游擊的老場長李斌,在林場遭災后的三個冬春,硬是和大家一起補種上了50萬畝松林,臨終前他感嘆道:“我不愿意死,我還沒干夠,我舍不得離開這片樹……我死后你們一定把我埋在這片林子里。”
第二代務林人的故事,聚焦在望火樓上。佟保中的兒子佟剛和兒媳二桃,35年如一日堅守在望火樓上。在他們手里沒丟過一棵樹,沒發生過一次火災。當佟剛的入黨申請被批準時,他爬上高高的望火樓,舉起右手,莊嚴地宣讀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那一刻,臺下掌聲雷動。
第三代務林人的故事,聚焦在佟剛的兒子佟小林身上。從林學院畢業后,佟小林回到塞罕壩,任分場場長。他要突破前人沒有解決的難題——在石質陽坡上種植樟子松。妻子舒紋自作主張要將他調到省林科院工作,為此夫妻倆產生了矛盾。楊寧先的女兒、北京林科院博士楊娜,為了解決林場的技術難題,從北京回到壩上落戶。這件事使舒紋深受觸動,她又回到丈夫小林的身邊,與大家一起共建綠色家園。
這三代務林人,第一代的責任和信念,第二代的堅守和理想,第三代在幸福和希望中樹立新的目標,都深深打動了觀眾的心。可以看出劇作家在尋找和編織這些“群像”人物的生活經歷、情感糾結和精神風貌的過程中,沒有簡單地停留在表面去表現人物的先進事跡,而是以先進事跡為線索,重新走進生活,走進人物,找到讓觀眾信服、有血有肉的時代楷模的形象。
在全劇尾聲的巨幅影像里,劇作家著意再現了浩瀚林海的壯觀場景,再現了林海的生態價值,再現了2017年聯合國“地球衛士獎”頒獎時的動人場面……這些場景無不宏偉莊重,震撼人心。
走出劇場的那一刻,《塞罕長歌》的動人旋律一直縈繞在腦海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部話劇作品無疑對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感人事跡做出了最好的藝術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