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9月2日訊(記者 王迪)電梯,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頗高的特種設備之一,其設備的運行安全關乎個人生命,質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2)日,“2019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前往了國家質檢基地,60余家中央及省市級重點網絡媒體記者們分別參觀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國家升降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了解電梯安全檢測背后的秘密。
記者們在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升降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參觀采訪。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高規格高檔級 兩大檢測機構檢產研協同創新
據了解,國家電梯質檢中心與國家升降機質檢中心,分別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電梯類產品第三方國家級檢驗檢測機構和全國唯一以升降機命名的起重類產品第三方國家級檢驗檢測機構,具有中西部地區唯一的電梯,起重機械型式試驗資質。配備了80余臺各類大型儀器設備,檢驗技術能力可完全覆蓋電梯、自動扶梯、升降機、橋架型起重機等特種設備整機及其零部件和安全保護裝置共計98類產品。
依托于重慶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兩大中心主要著力打造檢測技術平臺和科研創新平臺。在技術層面,特別是在電梯復雜環境適應與可靠性技術研究領域,電梯質檢中心以電梯高原環境適應、抗震技術,電磁環境污染治理、檢驗檢測新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保證電梯在特殊復雜環境下的運行安全。
目前,中心正積極打造檢產研協同創新合作模式,聯合電梯制造企業與高校,就特種設備抗震技術、高原適應性技術、老舊住宅電梯加裝技術等項目開展檢產研合作。通過整合產業、科研、檢測資源,組建“檢產學研用”合作聯盟和協同創新中心,不僅能夠實現檢驗、科研與產業深度有機融合,還能積極服務民生和產業發展,為西部地區300余家電梯、升降機及起重機械相關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04記者們在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升降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參觀高原環境模擬檢測艙。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電梯“高原反應”“地震停運”?特檢院“對癥下藥”
隨著青藏高原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快,這些區域內電梯和起重機使用率也逐漸升高。據了解,國家標準中規定電梯只能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使用。而海拔1000米以上地區電梯能不能使用,如何保障使用安全,相關標準卻還是空白。
因此,特檢院建設了國內手套特種設備高原環境模擬試驗艙,主要用于檢測電梯、起重機械的高原適應性,檢測電梯和起重機有沒有“高原反應”。據介紹,該裝置通過調節溫度、濕度、光照、含氧量、氣壓五大參數,模擬海拔5000米及以下的高原環境,檢測特種設備的溫升、機械、電氣、老化等特性。與此同時,中心也在原國家質檢總局進行科研立項,力求能為高原環境下的特種設備安全提供技術支撐,保障該區域居民的電梯使用安全。
汶川地震后,技術人員發現,震后現場沒有倒塌的樓房電梯無法運行。提升電梯在極端環境下的抗震性能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于是,特檢院內的電梯抗震技術實驗室建設了一套大推力、大臺面液壓振動試驗裝置,用于檢測和試驗大尺寸大噸位產品的抗振性能,通過模擬正弦波、隨機波等振動波形,來檢測特種設備的安全性能。
高科技“怪塔” 可復現電梯安全“心臟”運行過程
從外觀看來,升降機整機綜合性能和電梯安全部件試驗塔,是整個試驗場內最“怪異”的建筑,宛若一個微型運載衛星發射塔。
雖然外表很“怪”,該塔內在的技術含量卻很高,取得了多項發明專利和科技成果,其試驗行程地上28米、地下3米。升降機整機綜合性能試驗塔是這座塔的第一部分,作為國內唯一針對升降機整機開發的綜合檢驗系統,可實現全過程自動化智能檢測,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及精度,為施工升降機、簡易升降機的性能檢測及可靠性試驗提供了一流的技術服務平臺。
第二部分是電梯安全部件試驗塔,主要用于安全鉗、緩沖器及上行超速保護裝置這3個安全部件的性能檢測。實驗過程中,通過模擬電梯自由墜落檢測其產品質量是否合格。
安全鉗是電梯中非常重要的超速保護裝置,動作時間不到1秒,一旦制動失效,安全鉗就會損壞。因此,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乘客的生命安全。為了解決安全鉗的失效機理研究難題,中心自主研發了安全部件試驗高速攝像及高速測溫系統,該系統能夠完整的復現安全鉗的整個制動試驗過程,為企業改進安全鉗產品質量提供了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