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巴菲特:黃金沒有什么實際用途,它只會靜靜地呆在那 |
事實上,人們在今天持有黃金,或者推崇金本位,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一種習慣。當把黃金排除出貨幣體系之后,人們會發現,持有黃金的理由可能非常經不起推敲。“股神”巴菲特曾如此評價黃金——“黃金是從非洲或某些地方的地底下挖出來的。然后我們將它融化,再挖一個洞把它埋起來,花錢雇人看守著。它沒有什么實際用途。如果火星上的人看到了這一幕,它們一定撓頭在想這到底是為什么。”
巴菲特把投資分為三類,一種是債券類投資,比如債券、房地產抵押貸款和銀行存款等,這種投資是可行的,因為你相信向你借錢的人能賺到錢還給你;一種是有再生產能力的資產,比如投資某塊土地、某個公司,這種投資也是可行的,因為你判斷這種投資的產出會有買家,你會獲得回報;而第三種就是沒有再生產能力的資產,比如說,黃金。按巴菲特的看法,黃金沒有實際用處,只有一些人們被人們強加的主觀決定的價值。雖然,擔心紙幣貶值而投資黃金的動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投資邏輯反復炒作后,就能造成巨大的資產泡沫。 …[詳細] |
|
|
|
但如今已是信用貨幣時代,“金本位卷土重來”行不通 |
要讓黃金而不是紙幣成為真正的財富,就必須實行“金本位”制度,紙幣的發行量必須對應黃金的儲備量。然而,在現代經濟條件下,“金本位”卻有著不可克服的缺點。
在一個經濟體中,一定存在這么一個等式:PQ=MV,商品價格乘以商品產出等于貨幣量乘以流通速率,此即著名的費雪方程式。在金本位下,M(貨幣量)供應是嚴格被限制的,而V(貨幣流通速率)相對穩定,這使得在Q(商品產出)不斷增大的情況下,P(商品價格)有下行的壓力。換言之,在金本位制度下,經濟的發展將面臨通貨緊縮的難題。在20世紀以前,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使這個問題還不明顯。但在20世紀以后,隨著生產力和商品產出的極大提升,金本位引起的通縮自然就會影響了經濟運行。而且,人們也慢慢認識到,適度通脹有利于經濟繁榮。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蕭條的研究指出,正是由于金本位的原因,使得一國被迫在他國緊縮貨幣的時候也緊縮貨幣供應量,這種緊縮無一例外的帶來了產出和物價的下滑,從而導致了經濟崩潰。而一國大蕭條的嚴重程度,與該國堅持金本位的程度緊密聯系——堅持金本位的時間越長,衰退程度越嚴重,恢復時間也就越晚。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年在駁斥“回歸... …[詳細] |
|
|
|
|
|
|
|
|
黃金可以抵御“人民幣超發”? |
“人民幣超發”,在3月末,人民幣廣義貨幣(M2)余額突破了一百萬億元。這使得許多人擔心錢越來不值錢,手中的人民幣貶值會越來越快,于是在“黃金保值”的觀念之下,把手中的人民幣換成黃金,試圖對抗貨幣貶值。然而這里有一個很大的誤區:黃金是以美元定價的,與人民幣沒有直接關聯。而不管中國國內通脹態勢到底多嚴重,人民幣相對于美元一直是在緩慢升值的,可預期的將來也是如此。 …[詳細] |
|
|
|
黃金開采成本擺在那,因此價格不會跌? |
另一個支撐“黃金保值”的看法來自于“開采成本”。有消息稱中國黃金的開采成本已經達到每盎司1200美元,因此很多人相信金價在成本線上一定會獲得支撐。
且不說1200美元的說法準不準,但黃金的開采成本是可以調節的。前不久,金礦公司國際資源行政總裁阿爾伯特稱目前國際的采金成本僅為450美元每盎司,遠低于在去年第三季度全球10大黃金生產商平均成本694美元每盎司的水平。另一家金礦公司BESRA則宣布,未來12個月將把每盎司黃金的生產成本降低100至150美元。這足以說明黃金的開采成本是有相當大彈性的,并不能夠為黃金的價格“保駕護航”。 …[詳細] |
|
|
|
黃金很有實用價值,所以能夠保值? |
的確,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貴金屬,黃金不僅僅是拿來看的。在電子工業、化學工業、宇航以至牙醫等行業,黃金都有一定的需求。然而,黃金在工業方面的需求,比起作為飾品、金條、投資的需求要低很多,只占總需求的10%左右。考慮黃金的價格,巴菲特稱其“沒什么實際用途”也就可以理解了。從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來看,最近十年黃金在工業方面的需求量基本保持穩定,如果黃金價格跌了,工業方面需求的托市效果不見得有多大。而如果黃金價格過高,在工業方面也并非找不到黃金的替代品。
因此,指望黃金的實用價值來“保值”,也并不靠譜。 …[詳細] |
|
|
|
|
|
|
黃金比較可取的價值是“避險”, 但意義也沒想象的大 |
|
|
|
黃金可以應對惡性通貨膨脹、戰爭等風險 |
黃金能夠起到“避險”的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黃金有什么了不起的價值,而僅僅是因為,人們相信“黃金可以避險”,并且一直以來也這么做了。當這種觀念變得根深蒂固之時,盡管黃金在危急關頭不過就是一塊比較重的磚頭,但由于人們普遍堅信它的價值,持有黃金自然就成為了避險的好選擇。這就是所謂“亂世黃金”的由來。一般而言,在出現惡性通貨膨脹和戰爭的時候,黃金的避險功能最為突出。 …[詳細] |
|
|
|
黃金避險的底線 |
比方,國際金價收盤走低,受西班牙信譽評級被下調以及歐元兌美元走軟連累。紐約商交所Comex分部交投最為活潑的六月黃金期貨合約結算價跌20.20美元,至每盎司1548.70美元,跌幅1.3%。此前,評級機構Egan Jones將西班牙信用評級從BB-下調至B。底本前市金價保持漲勢,但西班牙評級被下調的新聞之后,金價走勢隨即產生了反轉。同時,受西班牙評級遭下調消息影響,歐元跌破主要心理位1.25美元,進一步加劇了金價壓力。Comex場內交易時段,歐元曾一度跌至1.2461美元低點。當天,紐約商交所交投最為活躍的七月鉑期貨合約結算價漲1.60美元,至每盎司1428.10美元,漲幅0.1%。七月白銀期貨跌59.5美分,至每盎司27.791美元。
所以,黃金仍是避險資產,只不外不是相對保險(素來不是)。
難怪有黃金投資者自嘲,近來黃金的表示更像是高危險資產,而不是避險的平安資產。然而,從中期看,黃金的避險功效仍會施展作用。首先,近年來各央行紛紜從凈賣出黃金變為凈買進黃金,今年還會連續。其次,假如寰球經濟增加放緩要挾日益凸起,以及美國總統大選后美國國會必需應答可能實行的大幅節支打算跟布什時期減稅政策到期的影響,清華資本運作課程,政府須要進一步刺激經濟,也會提振... …[詳細] |
|
|
|
“避險”這種風險言過其實 |
然而,所謂要避的“險”,發生的幾率大不大呢?
就以2008年爆發的這場金融危機來說,為了復興經濟,美國已進行了多輪“量化寬松”,狂撒鈔票,主持者正是以“嚴厲控制通脹”聞名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從經濟開始衰退之時起,美聯儲已經把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擴大到三倍以上,然而平均通貨膨脹率卻一直小于2%。同樣,日本為了擺脫多年通縮,欲達到區區2%的通脹目標,其央行決定兩年內將基礎貨幣量擴大一倍,2014年底達到270萬億日元。這足以表明,主要國際貨幣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的風險,并不如想象那么高。
至于主要國家之間發生戰爭,其可能性目前幾乎也看不到。 …[詳細] |
|
|
|
|
|
|
|
|
中國“黃金熱”的背后 |
如果主流觀點是正確的——中國安然度過了全球危機、其經濟增長對目前陷入停滯的西方經濟體的依賴度有所下降——那么,中國黃金需求為什么會飆升?黃金通常被視作防御型資產,而中國內地從香港進口的黃金數量(中國總體黃金進口需求的晴雨表)自2010年以來增長了兩倍。世界黃金協會(WGC)預計,今年中國將超過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市場。
…[詳細] |
|
|
|
投資不一定要拘泥于黃金 |
黃金泡沫警鐘敲響,同樣身為貴金屬的白銀、鉑金、鈀金等此時就凸顯了價值。白銀身兼貨幣屬性和工業屬性,投資的好處自不必多說。而大家不是特別熟悉的鉑金工藝難度較高,提純損耗大,再加上它的稀有性(全球范圍內年產量僅為黃金的5%,世界鉑金礦儲量也僅有3.1萬噸),更是投資的好時機。作為投資界的一匹黑馬,鈀金和黃金不同的是,其兄弟產品工業用途都非常大,而且存量非常稀少,是名副其實的稀有金屬,也非常適合投資。除了黃金之外,白銀、鉑金和鈀金以及其他的貴金屬類產品都具有投資價值,投資者可以了解這些貴金屬,并不一定拘泥于黃金投資,使投資貴金屬真正變成保值、理財、避險的最佳選擇。 …[詳細] |
|
|
|
理性看待黃金熱 開辟貴金屬投資避險新渠道 |
黃金熱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對于避險保值的追求;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這其中也不乏盲目跟風的成分。理性的投資黃金固然可取,可如果盲目跟風,一窩蜂地認為“別人買我也買”,這種投資方式不僅不理智,起不到避險保值的作用,甚至會適得其反。據有關人士分析,歷史上黃金上漲的幾個階段中,黃金上漲的動力主要與金融危機引發的避險需求、量化寬松政策帶來的美元大幅度貶值以及通貨膨脹的預期這三個主要因素有關,而很明顯這三大因素已經發揮到極致。而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所有政策都將回歸于正常的軌道,除非美元徹底崩潰和金本位復燃,否則在沒有實質性需求的支撐下,高價黃金將喪失其所有功能,黃金泡沫正在越變越大。盡管面對歐洲債務危機與全球經濟形勢不穩定情況,黃金價格顯示了其與風險資產更為密切的關聯性,而與避險資產的關聯性并沒有那么強大,無限地擴大黃金的避險價值,盲目樂觀地看待市場也不可取。 …[詳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