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冬季無閑田鄉村無閑人——桂北農村見聞。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呂岸村村民在給冬菜澆水(12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莫讓“鄉愁”變“鄉痛”——一些地方城鎮化淪為“拆舊立新”現象反思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如此通俗而深情的話,出現在近日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觸動著無數人內心深處的柔情,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鎮化發展的軟肋。
城鎮化,一個國家走向發達的必由之路;鄉愁,每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游子共同的精神寄托。將來,我們的“鄉愁”何處尋覓?
每天消失80個村落,被切斷的不只是一段歷史
一棵老樹、一間老屋、一出家鄉戲,或是一泓碧水……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根脈、靈魂和風韻,每個地方的人也有著獨特的“鄉愁”記憶,現今在一些地方卻被“跑偏”的城鎮化列車碾得支離破碎,曾經的美麗“鄉愁”變成難以釋懷的“鄉痛”。
在許多老天津人的記憶中,畫鄉南鄉三十六村“家家能點染,戶戶善丹青”,因盛產楊柳青年畫而遠近聞名。然而,它卻在近幾年的城鎮化建設中一塊塊分拆瓦解。如今,暫居在城中一隅的78歲畫匠王學勤每每提起都會說:“我們不就要這一點精神嗎?有它我們心里就舒坦得多!為什么不給我們?……”
“最近十年,我國每天消失80個村落!最近三十年,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民俗專家馮驥才疾呼,“他們被切斷的不只是一段歷史,還有世代積淀在那里的特有的文化與習俗、與生俱來的勞作習慣與天人關系、土地里的祖先及其信仰,以及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性’!”
更普遍的,在許多地方,城鎮化被異化為“大拆大建大手筆,高樓大廈平地起,各種園區扎堆聚,CBD扮靚GDP”,傳統文化卻一再被邊緣化。
一些地方拆除舊城建設新城,一招鮮吃遍天,處處玻璃幕墻,抬眼摩天大廈,毫無特色可言;一些地方片面追求視覺效果忽視文化內涵,遍地“盆景”式建筑,仿古、洋地名盛行。這樣的城市建設理念一度被嘲諷“既不如古人也不如洋人”。
“留住鄉愁,不能依靠‘臨終搶救’!”馮驥才說,記得住鄉愁,是民意期待在中央政策中的詩意體現,是城鎮化文化回歸的信號。新型城鎮化,不是“拆舊立新”,不是生搬硬套一套標準去搞“千城一面”,不能讓特色和文化在無序開發中,成為一個個空洞的歷史符號。
城鎮化不是“消滅農村”,沒有農村文明的城鎮化是單調的
“父母在不遠游”,這是中華民族千年流傳下來的觀點,然而在日益緊湊的現代化時代,對于背井離鄉追尋夢想的人們,卻不得不將厚重而濃烈的鄉愁裝進行囊,將思念寄托在春運時一張薄薄的車票上。
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小城鎮人口曾占總人口的27%,至2010年已下降到20.7%。
馮驥才講了一件他在歐洲小鎮考察時的見聞:“偏僻的山區村莊,家家戶戶燃氣、用水、用電一應俱全;就連公共衛生間也擺著鮮花,堪比‘星級’。福利齊全、生活舒適,這樣的小村落,何愁留不住人?”
不可忽視的是,在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形成的三個“剪刀差”正加速農村人口外流:福利待遇城鎮好鄉村差、收入水平城鎮高鄉村低、生活條件城鎮好鄉村差。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破除了這三個“剪刀差”,鄉愁才能更有寄托。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要堅持自愿、分類、有序,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制定具體辦法,優先解決存量,有序引導增量。
“城鎮化不是去鄉村化,也不是要消滅農村。如果農村文明消失了,那么城鎮化將是單調的。”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近日表示,要加快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改善水、電、路、氣、房,建設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搞好居住環境的綠化與美化。要搞好新農村建設規劃,本著方便生產和生活的原則,合理調整村莊布局。“避免農民房子十年推倒重蓋一輪。”
專家認為,要化解“小城鎮留不住人,大城市人滿為患”,必須以產城融合為基礎,注重城鎮產業經濟的培育,增強鄉村地區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城市和農村合理分工、特色突出、功能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
“一些特色鮮明卻又規模不大的小城鎮,應當改變以GDP為導向的、一味做大做強的發展觀,‘滿天星辰’的小城鎮也是新型城鎮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