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莫讓“鄉愁”變“鄉痛” 城鎮化不是“消滅農村”

來源: 新華網  
2013-12-23 18:02:14
分享:

    寧留空白不留遺憾,青山綠水才是最美的“鄉愁”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這是詩人余光中筆下的“鄉愁”。

  但如今現實卻是,在狹隘的發展觀下,一些農村早已被破壞得面目全非:污染“上山下鄉”,河流“魚肚翻白”,土壤“中毒日深”……這些“后遺癥”正加速爆發。

  2009年,陜西鳳翔多個村莊因血鉛污染事件整體搬遷;2013年,湖北潛江經濟開發區污染,村民不堪污水廢氣污染醞釀搬遷……生命、健康和環境的警鐘一次次敲響。

  “青山綠水才是美麗家園,千瘡百孔的村莊、污水橫流的縣鄉怎能喚起人們的鄉愁?”建筑學家吳良鏞說。

  水泥森林林立、大廈鱗次櫛比、“堵城”“霧都”接連出現……一些大城市也已不堪重負。統計顯示,全國650多個城市中,有近400個缺水。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已從300立方米降至100立方米左右,僅為國際公認的缺水警戒線的十分之一。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要求,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高度重視生態安全,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比重,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不斷改善環境質量,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開發強度。

  “寧留空白,不留遺憾。”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金南對記者說,“世界上最美的城市都是依山而建、依水而建,我們的一些地方削山造城,即便是實現了高度城鎮化,環境被破壞掉了又有什么意義?”

  他說,生態環境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宜居的尺度,也是衡量居民生活質量的尺度。今后的城市建設,要回到以人為本的本質上去。對于造新城,要從規劃角度重新審視,避免破壞生態;舊城改造,也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將湖泊、綠地等生態系統保留下來。

  “城鎮建設的目的不是要把城市的形態照抄照搬到農村,而是要在統籌城鄉發展進程中發揮城市和鄉村的各自優勢和積極性,提高生態綠化面積、提高城鎮宜居程度,實現城市和鄉村的共贏互補。”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毛其智說。

 

首頁  上一頁  [1]  [2] 

關鍵詞:城鎮化,農村責任編輯: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