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開學 學生盼減負家長期待擇校不再累
期待家長不再為擇校所累 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為“擇校熱”降溫,依舊是省教育廳2014年的工作重點。按照設想,我省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2013年為80%),還將繼續增加。這意味著,相對薄弱初中的學生上優質高中的機會大大增加。 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這讓我們對2014年不再為擇校所累充滿希望。 “孩子出生時,我曾下決心,不為孩子擇校,讓他快樂地成長。可是,孩子到了入學年齡,我卻無法淡定,不由自主地被擇校大軍裹挾著往前,為他擇幼兒園、擇小學,再擇老師。”武漢小學學生家長唐女士不知道自己還會為擇校苦惱多久——再過一年,孩子就該“小升初”了。 現實中,面對教育資源的強弱不均、優劣不均,家長們總是要想方設法讓孩子上一所“更好一點”的學校,于是“擇校熱”持續升溫,優質初中“大班”現象嚴重,而薄弱初中卻面臨著生源匱乏、教育資源閑置的尷尬。 擇校的根源在于校際之間的差距,等到哪一天,教育資源真正實現均衡,家長自然會恢復理性,不會再盲目選擇所謂的“好學校”,而是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學校、離家近的學校。 期待高考學子不必苦戰題海 有消息稱,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總體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領域改革實施意見,2014年上半年有望發布,按要求,我省的具體實施辦法也會在2014年年底出臺。 高考招生改革未來主要是“兩依據一參考”,即以統一高考成績與學業水平測試為依據,以綜合素質評價為主要參考。2017年統一高考的科目將減少,有望僅語文和數學兩科,外語社會化、一年多考的改革已經基本達成共識。 孩子就讀于武珞路中學的王輝,一直在關注高考。他說,這些年,有關高考方案的調整一直在進行,但都還停留在局部的“修修補補”,所以對于即將“動真格”的高考改革,他內心有點復雜。“一方面,家長們很渴望高考有大的動作,渴望將孩子們從題海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我們又擔心高校招生自主權擴大后,考生會不會被招錄不公所‘暗算’。”王輝的復雜心情很具代表性。 他希望政策能夠盡早出臺,能夠在細節方面多為考生和家長考慮,能夠有相關的配套監管……家長們想象的新高考是美好的:高校可以按其人才培養來選拔學子;學生們不必為高考苦戰題海,張揚個性、特長,也能各得其所、各盡其才。 期待職業院校向碩博邁進 2014年,我省中職生升學“立交橋”還將進一步拓寬,向著本科延伸。參加“技能高考”的中職畢業生,凡技能考試達到B等以上(即A、B等),在參加今年的文化綜合考試(包括語文、數學和英語,總分為210分)并達到一定的分值者,有望被我省省屬本科院校錄取。 2015年,我省還將全面推行以技能考試為主、文化考試為輔的中職生升高職的“技能高考”,同時取消高職統考。這意味著中職生上高職的難度下降、機會增多。 在武漢儀表電子學校,有資格沖刺本科的畢業生達到十余人,盡管招生的院校和計劃數很少,但是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他們的心都是暖暖的,準備奮力一搏。 該校有關負責人說,我國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6年95%以上,但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普遍認識依然停留在老觀念上,認為考不上普高才上中職。他認為,深化教改的進程中,強調職業教育的“現代”性,傳遞出了職業教育的“好出處”,如中職生升學“立交橋”過去只延伸到高職院校,現在向著本科挺進,將來“立交橋”還會向著碩士、博士邁進,在一定程度上是職教的又一個發力點。
|
關鍵詞:開學,減負,寒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