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生籌8萬元編武漢《市民手冊》打動市長
他是河北人,卻執意要為武漢編寫一本《市民手冊》。為這個念想,他堅守了6年。他叫霍成龍,大學畢業后,他不找工作,不考研,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篤定在這本書上。如今,這本草根版《市民手冊》終于出版。昨日,霍成龍告訴記者,《市民手冊》或有望作為“武漢禮品”送給外賓。 堅守打動武漢市長 2008年,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的大三學生霍成龍在一次社區志愿者活動中,發現許多武漢市民對城市的文化歷史并不了解。“何不編寫一本‘草根’版的《市民手冊》?”霍成龍的提議,得到了小伙伴們的一致支持。 2009年6月,霍成龍畢業了。當時的他身無分文,卻還是拒絕了家人的生活費,堅決不當“啃老族”。與4位同學一起租房子,每天奔波在武漢各地,找顧問、改草稿、協調團隊工作……在金融公司上班的同學,成為團隊的“主要經濟來源”。 堅持三個月后,霍成龍向時任武漢市長阮成發寫了一封信,介紹手冊的亮點、編撰進展和困難所在,請求支持。 第二天,霍成龍便接到了市政府的電話。阮市長對此作出了批示:“精神可嘉,應予支持”,并請相關部門支持。 此后,霍成龍與他的團隊以更大的熱情投入這項事業。 出版資金成為“攔路虎” 為了考證內容的準確性,他先后請20多位專家學者組成了“顧問團”,一個個拜訪,一次次自我介紹,一遍遍講述《市民手冊》。 也許是一個年輕人的夢想,打動了專家們。很多顧問不僅幫他們奔波呼吁,還關心接濟他們的生活。在“顧問團”的支持下,《市民手冊》前后11次易稿,終于完成20萬字的“家庭版”和8萬字的“隨身版”。 可出版資金卻成了最大的“攔路虎”。這些年,霍成龍和伙伴們幾乎靠借錢度日,當時想出版30萬冊《市民手冊》,且免費發放,預計成本至少需要200萬元。 到2010年6月,霍成龍已經畢業了一年,《市民手冊》遲遲沒有出版,幾個組織者中有人選擇了退出。正當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家廣告公司找到霍成龍,提出用20多萬元買斷《市民手冊》的出版權。但霍成龍和伙伴們簡單討論后,很快達成一致“不能賣”! “原因很簡單,《市民手冊》就像自己的孩子,是我們青春的夢想。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出發點不為盈利,只想免費送給市民,不想把一張城市名片當成商品賣了。”霍成龍說。 自籌8萬元終圓夢 2012年,霍成龍的主要精力放在尋找資金上。他們通過顧問“牽線搭橋”,認識了一些美譽度和知名度較高的大公司。為了拉贊助,他入駐武漢理工創業園,注冊了公司,和2個小伙伴一起制作動漫、動畫,開始有了一些收入,到去年逐漸達到收支平衡。當年12月,霍成龍完成了第一分冊《大武漢》的編寫。但天意弄人,就在寫完第三天,電腦硬盤壞了,技術人員說:“數據太多,無法恢復。”這意味著,奮斗了近5年的成果隨之一無所有。 不過,困難還是沒有打倒這個倔強的年輕人,他憑借一股強大的動力,與2位小伙伴日夜奮戰了大半年,終于在去年8月,重新編寫而成,并自籌8萬多元,使該書在10月出版,首印3000冊,免費向武漢市民發放。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聽聞《市民手冊》出版后,很高興,再次批示要求市委督查室與霍成龍對接,幫助他解決難題。目前,經武漢市旅游局允許,《市民手冊》將被放置飛機場、火車站、旅游景點等窗口,供市民取閱;武漢市圖書館也購買了一批手冊,用于珍藏和借閱;武漢市外辦或將作為“武漢禮品”送給外賓。 |
關鍵詞:大學生,市民手冊,打動,市長,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