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關注]迅速提高城鎮化 引領河北融入京津冀
“京津冀協同發展,首先面臨著紓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那么,河北如何承接?城鎮化應該是重要的路徑。”4月8日,在《河北省經濟發展報告(2014)》藍皮書發布會現場,河北省社科聯副主席曹寶剛指出,河北的城鎮化質量制約著京津冀的城鎮化質量,當務之急是迅速提高河北的城鎮化水平。 《河北省經濟發展報告(2014)》藍皮書由河北工業大學京津冀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河北大學、河北經貿大學和河北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編寫而成,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首部“河北省經濟發展報告”。報告主要從制度建設、產業發展、綜合承載力、教育培訓、社會管理創新、鄉村文化轉型等方面,對河北新型城鎮化的路徑選擇與運行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 藍皮書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我國重大國家戰略,從人口和城市規模來講,河北省的城鎮化進程和質量從某種角度來講,制約著京津冀一體化。目前河北省城鎮化率只有48%,不及國家的53.7%,與北京和天津的86.3%、83%存在較大差距,直接體現為河北省缺少300萬以上的大城市,無法與京津兩地形成合理“金字塔”狀的城市等級格局。 藍皮書指出城鎮化既是河北省有效融入京津冀一體化的切入點,也是河北省下一輪經濟發展的主要著力點。報告指出應從解決土地、融資不足的角度抓好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土地、融資風險,特別是釋放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加快城市存量建設用地開發;強化城鎮化建設的財稅支持;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城鎮化建設領域。 -城鎮化將是下一輪發展的著力點 藍皮書指出,2014年河北省經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保持良好勢頭,經濟增長速度穩健回歸、經濟增長動力結構改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物價上漲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收入有所提高。展望2014年,新型城鎮化將是下一輪河北省經濟發展的主要著力點。然而,城鎮化對河北省推進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經濟發展卻對城鎮化的拉動作用有限。 導致這種狀況有這樣一些原因:近年來,河北省城鎮化速度雖然增長較快,但一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滯后于河北省工業化水平,與產業支撐、就業、人口的吸納能力不相適應;河北省城市規模偏小,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不強;河北省粗放型的城市發展方式,資源被過度消耗,綜合承載力不強;盡管河北省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化規模快速擴張,但農民工的就業、社保、子女教育、居住條件、醫療衛生等基本權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對于河北省現階段的城鎮化進程來說,僅靠經濟投資推動已遠遠不夠,必須有一系列的制度動力作保障。 藍皮書認為應穩步推進河北省新型城鎮化進程和不斷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 創新驅動,集約發展。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推進城市與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城鎮發展動力的轉換;創新發展理念,樹立“智慧城市”理念,推進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變革;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 構建合理的城鎮群體系,推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河北省要形成省域中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新興中等城市、特色縣城和重點鎮協調發展的城市發展空間格局。此外,還要重點培育和發展城鎮群體系,即環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帶,統籌區域發展資源,增強大中小城市的密切聯系。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完善設施建設標準,推進基礎設施擴容、升級和改造,建立適應人口和產業聚集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完善城鎮公共設施服務網絡,科學規劃建設圖書館、影劇院等文化設施,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合理配置社區服務設施。 加強城鎮生態環境建設,建設宜居城鎮。要同時抓環境治理、節能減排、園林建設,加大二氧化硫、機動車尾氣和煙塵、粉塵、揚塵等防治力度,在中心城市實施PM2.5環境監測。 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要把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城鄉統籌發展的關鍵舉措,強化城鄉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的銜接互補,實現城鄉共建、城鄉聯網、城鄉共享。要把人人享受基本公共服務作為城鄉統籌發展的根本保證,加快構建終身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社會養老服務“六大體系”,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工業發展應該促進和支撐城鎮化 藍皮書指出,從總體趨勢看,河北省的城鎮化發展已從過去嚴重滯后于工業化水平逐步趨向于與工業化相適應或相協調,兩者的偏差程度正在逐年縮小。 在產業結構與城鎮化協調水平方面,全省及各城市普遍較高,并且大部分地區在十幾年的時間內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體現了11個設區市近些年為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城鎮化發展所做的努力。但不同城市之間協調度水平仍存在較大差異,個別城市協調度近兩年有所下降,綜合來看,唐山、石家莊、邯鄲和滄州協調度較高且較穩定,張家口、秦皇島、保定和衡水四個城市的水平相對較低,需要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調整力度。 在產業結構與城鎮化協調發展水平方面,全省以及11個設區市協調發展度雖然已經處于良好協調水平,但仍然還存在很多問題,而要向更高水平的優質協調發展,困難度將會更大。各市之間還存在較大差異,張家口、秦皇島、保定、衡水等市的協調發展度相較于省內其他城市,還處于較低水平。全省和各地區都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核心問題依然是產業結構的相對落后不能適應現代高速度的社會進步和高效率的發展要求,需要政府不斷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來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進而加快城鎮化發展。 全省產業結構層次依然較低,對城鎮化的正向作用不明顯。11個設區市來看,除擁有特殊旅游資源的秦皇島以外,產業結構都呈現出“二、三、一”的形式,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的“三、二、一”的形式仍存在較大差距,河北省未來發展的主要途徑依然是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然而根據上文的相關性分析,我省城鎮化水平與第一產業呈負相關關系,與第二產業呈正相關關系,與第三產業相關關系不顯著,說明我省第三產業發展緩慢,對吸納農村勞動力更具有優勢的第三產業和以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重化工企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存在結構性的不協調,限制了城鄉勞動力的轉移速度,影響了就業結構,不僅對城鎮化發展造成阻礙,也影響了協調發展等級。 此外,資源與環境矛盾的不斷加劇制約了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文化自覺是城鎮化的重要路徑 藍皮書指出,目前,河北鄉村文化建設缺乏穩定機制、對縣城文化的輻射作用不夠重視。建議各級政府應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到村民文化自覺、文化認同在城鎮化過程中的核心作用——它既是城鎮化的目的,也是城鎮化的重要路徑。應加大力度、采取各種措施,切實提高村民的文化素養,使其從思想源頭認同、向往城鎮化。 中國城鎮化的“后發外生型”特征,又決定了以各級政府為核心的外部引導、支撐力量的不可或缺,特別是制度、政策層面,具有相對穩定性的保證、促進。文化轉型是村民由內而外的心理過程,所以外在保障、引導需要一定的穩定性,才能見到成效。 建議發揮縣城在地域文化中心的輻射作用。縣作為我國一級行政區劃,肇始于秦漢,許多縣城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國古代城市的等級體系,加劇了鄉村與大中城市的分離,這就使得縣城作為地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鄉村社會文化具有巨大的親和力、凝聚力、輻射力。目前城鄉一體化,必須重視縣城對鄉村腹地文化的吸引力。 建議積極借鑒國內外城鎮化經驗。目前新型城鎮化建設強調解決“雙二元結構”,為減少推進過程中失誤,需要積極總結前車之鑒:一方面是國內經驗,另一方面就說國外經驗。在土地、就業、戶籍、社會保障、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推進“均等化”,真正實現城鄉文化一體化、村民市民化轉變。 |
關鍵詞:城鎮化,融入,京津冀,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