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醫保資金“捉襟見肘” 欠報銷款成潛規則?
財政“救急”、政策“解套”勢在必行 記者了解到,一些城市為了解職工醫保燃眉之急,也采取了一些應急措施,但由于擴大參保規模潛力有限、地方財政配套資金屬于“杯水車薪”,效果有限。還有一些地方采取切塊包干乃至強制打折付費等辦法來減少醫療費用支出,客觀上容易損害醫院和參保人員利益,“副作用”明顯。 專家認為,針對部分職工醫保“沉陷區”面臨的困難,除了醫保管理機構和地方政府通力協作擴大參保規模、強化基金征繳、規范待遇標準和加強基金管理,還亟待國家采取如下措施定向“救急”并探索政策“解套”。 首先,對特殊地區采取政策性扶持措施。目前,一些地區職工醫保基金巨大缺口多屬歷史遺留下的沉重包袱,基層和地方財力無力負擔。作為過渡性措施,一些地方建議國家應該給予臨時性救助,以化解社會不穩定因素。 其次,提高醫保統籌層次。現在,我國以區縣為單位的統籌單位很容易在參保人員結構失衡的地區產生嚴重虧空。為此,應該將區縣統籌提高到地市統籌,在有條件的地方應該試點推進省級統籌。這樣不僅能縮小地區差距,還能更好利用醫保基金。 第三,推動“多保合一”。當前,即使是職工醫保嚴重虧損的地方,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還能保持不同程度盈余或者平衡。為此,應探索對現行醫保制度加以整合,推進“三保合一”。此外,應加快推進對機關事業單位醫療保險、公費醫療等“超國民待遇”的改革,將這些領域盡快納入覆蓋全民的一體化醫保,通過做大醫保資金池,來提高醫保制度的支付水平和抗風險能力。 |
關鍵詞:醫保資金,潛規則,湖南 |
責任編輯: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