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英語將退出高考 明年英語分數降至120分
疑問五:能否強化母語主導地位?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桑錦龍表示,語文學習沒有受到學生足夠的重視,不少學生學習外語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遠遠超過語文,甚至有個別學生為此擠占語文學習的時間。他認為,通過降低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這樣的導向,既能強化母語教學,且可能會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新的契機,這將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光明網的一篇文章指出:高考“去外語化”,有利于中文的正本清源,也能從骨子里真正給學生減負。報道稱,我國基礎教育要想長袖善舞,我國高等教育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給外語教育降火退燒,讓其回歸工具屬性,保證母語教學占據主導地位,使其更好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但《現代教育報》的一篇報道稱,“漢語弱化”的根源并不在于人們越來越重視英語,很可能與方便快捷的網絡交流、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我們的思考和手寫能力有關。應該認識到,真正的中高考改革,其根本還在于做好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手術”:一則改變當下愈演愈烈的應試化和功利化的教育教學,回歸育人為本的教育規律;二則著眼于促進社會公平,發揮社會階層調節器之功能,打通人才培養的立交橋。倘若不做根本性的變革,一切都無意義。 疑問六:能否促進教育公平? 《山西晚報》的一篇文章稱,這次英語高考改革具有破冰意義。此舉推廣后,能提供多渠道成才途徑,推進教育公平。李明是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的高一學生,今年6月中考時,因為英語成績不是很理想,總分受影響,只能到一所普通高中上學。李明說:“按照我的語文、數學成績的話,上重點肯定沒問題,但是我英語不太好,沒辦法只能上普通高中。”李明稱,他英語成績不理想有很多原因,其中一條就是自己從初中開始才接觸英語學習。“對于我們這些農村的孩子來說,小學時,老師基本不教英語,基礎肯定要比城里的孩子差,底子不好,導致越學越累。”得知外語有可能退出統一高考,李明對高中的學習有了信心:“我們這些英語成績不好的人再也不會被英語拖后腿了。” 不過,另有觀點認為:教育薄弱地區的英語教學,會隨著英語淡出高考而進一步被削弱。這會擠壓寒門子弟學習外語的空間。而名校資源永遠是“僧多粥少”,不會放松考核考生的外語成績,使得寒門子弟進入名校的機會可能更小。到時候,可能從“考卷面前人人平等”,變為拼名校補習班、拼投入,最終淪為“拼爹”。 疑問七:外語培訓熱會否降溫? 某外語培訓機構的一名從業者認為,英語在高考中權重降低,會使一部分家長放松對孩子英語學習的要求,從而導致培訓機構遇冷。 但另有觀點認為,高考英語改革反而使不少主打英語培訓的教育機構迎來利好局面。某咨詢師稱,在新的英語考試模式下,曾經一次性的英語應試培訓需求,會在整個高中階段放大,使得應試英語培訓機構獲得更多的培訓量。另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高考英語改革,可能會使主打應試英語培訓的需求降低,但反而會刺激以實用英語為主的教育培訓。“形式變了,就算分數有所降低,也還是要考的,只要還在考,學生就會來補習。”昆明某英語培訓機構的一名教師稱。 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說:“新政策肯定會帶來一些影響,但不一定就是不利影響。”如果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給了學生更多考試機會,一定意義上會讓一部分英語成績好的同學不再參加培訓,但這部分群體也不是培訓機構的主要客戶。他認為,英語考試改革方案確定后,培訓機構也會做出相應調整。 疑問八:能否銜接大學英語教育?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就改革思路解讀道:目前主要有七條改革路徑,貫穿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其中,后幾條路徑銜接高中至大學的英語教育:建立健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建立健全適合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統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建立有利于創新型人才和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選拔的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包括探索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分類考試;擴大培養單位和導師團隊的招生自主權;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錄取制度;擴大社會成員接受多樣化教育的機會,建立多種學習成果轉換認定制度。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的英語老師羅薇稱,大學生學習外語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外語專業的學生。這是朝高水平去培養的,比如口譯、筆譯人才;二是非外語專業的學生;另外,有不少學生是為了出國留學而學外語,還有純為過四六級外語考試而學習的,和為了將來的工作需要而學習的。目前在大學里,針對非外語專業的學生學外語是分類教學的,即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目的去教學。對一般的學生來說,應讓大學外語學習成為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那么,老師和學生的負擔都不會那么重,英語課堂或許會比現在開心。 中央民族大學附中校長田琳認為,新的模式下,中學把英語教學減下來的負擔轉交給大學后,大學仍然要把空白補回來。在這種情況下,分層、分類進行英語考試或許該成為改革方向。 |
關鍵詞:英語,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