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攻堅進行時:河北探索扶貧新方式 走綠色扶貧之路
導語:“十三五規劃”將“綠色發展”列為中國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引起國內外強烈反響。因此將綠色發展理念“注入”精準扶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幾年來,河北創新機制,精準扶貧,謀劃了特色產業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旅游扶貧、科教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社會扶貧等八大工程,時刻踐行著綠色扶貧理念。 旅游扶貧:建337個旅游扶貧重點村 兩地有望開設免稅店 未來河北省還將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品,扶持337個旅游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游,到2020年每個村旅游年營業收入達到100萬元,把太行山、燕山等貧困地區建設成為全省旅游扶貧產業示范帶。拓展農業農村休閑、觀光和體驗功能,打造一批現代農業休閑示范園區,到2020年升級改造100個農業產業園區,推出一批農業休閑觀光線路和溝域特色農業休閑觀光帶。 石家莊、秦皇島有望開設免稅店 未來,河北省還將大力發展購物旅游,評選推出“100種河北旅游推薦商品”,形成具有河北特點的旅游商品品牌。鼓勵特色商品購物區建設,打造辛集皮革、香河家具、白溝箱包、清河羊絨等10個購物旅游景區。爭取石家莊、秦皇島等符合條件的地區設立免稅商店,實行離境退稅政策。 電商扶貧:“平鄉樣本” 今年,河北省進一步創新扶貧工作機制,特別是把產業扶貧作為片區攻堅與精準扶貧的有力抓手,將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作為重大機遇,大力發展股份合作制經濟,全力打好扶貧攻堅這場硬仗。10月份,河北啟動了“互聯網+扶貧”行動,依托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積極探索推廣貧困地區電商扶貧等模式,打造全省“互聯網+扶貧”精準扶貧體系。而在此前,電商扶貧就已經讓河北百姓嘗到甜頭。 平鄉縣自行車零配件、童車等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細分形成的產品種類已經成為非常適合在網上零售、直接快遞入戶的網商產品,目前全縣形成了“千家萬戶忙電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創業熱潮。據統計,現在平鄉縣登記各類在線電子商務(企業)網店上萬家,直接參與網上創業人員達到2萬人,農村電子商務全產業鏈條的就業人員達8萬人,2014年網絡直接交易額超過10億元。 特色產業扶貧:依托特色產業幫助農民精準脫貧 平泉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被納入燕山—太行山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持縣,是河北省6個光伏扶貧試點縣之一。2014年,該縣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投資3億元、占地1247畝的“綠色光伏+食用菌”的農業扶貧示范園區。據平泉縣黃土梁子鎮光伏農業扶貧示范園區負責人趙丙清介紹,這個項目是北控集團投資的,裝機容量30兆瓦,年發電量39448兆瓦小時。去年年底完成并網發電,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31萬噸,減輕排放二氧化碳約3.95萬噸,二氧化硫148噸,提高了農村電力設施和清潔能源建設。同時,有效利用光伏發電板下閑置的土地,發展食用菌產業,建菇棚讓農戶進駐進行獨立經營,為降低農戶生產投入成本和經營風險,該園區還與農戶簽訂合同,按成本價格提供菌袋,負責技術指導,回收產品,實現農戶效益最大化。 今年48歲的梁后村農民王素芬就是入駐這個光伏農業扶貧示范園區的貧困戶之一。她一家四口人,丈夫在外打零工,孩子上大學,叔公公患重大疾病,一年靠種幾畝薄田和丈夫打工掙錢,扣除上學、醫病及家庭日常花銷所剩無幾。看到村里建起了扶貧園區,她下定決心租了4個菇棚,在園區祥蕈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幫助下,獲得小額擔保貸款,自己又向親戚朋友籌了一些,總算湊齊了12萬元。現在,4個菇棚的香菇進入出菇旺季,王素芬每天往返家和園區之間,通風、澆水、采摘、銷售忙個不停。王素芬按照一袋菌棒出1.6斤菇,每斤菇純利潤1.5元計算,到年底4個棚就能純剩10來萬元,徹底脫貧奔小康了。 科教扶貧:開辦扶貧夜校 為扎實開展科教扶貧活動,任縣扶貧辦持續開辦扶貧夜校,利用晚上的時間,深入貧困村為貧困戶講授種、養知識。同時,為拓寬貧困戶的種植、養殖思路, 3月14日、15日組織貧困村群眾外出參觀,學習先進經驗。 包含貧困農戶和個別貧困村班子成員在內的40余人,先后參觀了山東壽光縣的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威縣的果樹種植基地和葡萄種植基地,通過當地貧困戶的講解,我縣的貧困戶切身體會到了規模化種植帶來的效益,看到了發展大棚蔬菜的前景,同時也收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經驗,紛紛表示出了極大的發展積極性。 金融扶貧:試行金融扶貧富民產業貸和金融扶貧富民農戶貸政策 從今年起,河北省扶貧開發重點縣將普遍試行金融扶貧富民產業貸和金融扶貧富民農戶貸政策。 金融扶貧富民產業貸主要用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扶貧龍頭企業,也可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龍頭企業貸款最高額度不超過300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貸款最高額度不超過100萬元;金融扶貧富民農戶貸全部用于有生產經營能力的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最高額度為5萬元。 從今年起,合作銀行要每年安排縣域扶貧專項投放,投放資金原則上不低于風險補償金的5倍。原則上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最高不超過40%,貧困戶貸款貼息期限為3年以內,貼息率不超過貸款基準利率,扶貧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貸款貼息期限為2年以內,貼息率不超過3%。 易地搬遷扶貧:青龍493戶山區百姓受益 青龍滿族自治縣把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列為民心工程,將生活條件艱苦、生產資料匱乏區域最貧困人口搬遷到生活生產條件較為便利區域。一批原本坐落在深山中的村莊被整村搬遷出來,道路交通、水電、通信得到極大改善,以前生活中的諸多不便得到一次性解決。 目前,該縣三星口鄉李臺子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四排八棟磚混結構二層樓已經封頂,主體施工基本完成。該村最偏遠的石門溝、小羅圈溝、小嶺南、頭道嶺溝等4個村民小組的60戶、295口人即將告別土坯房,搬進樓房,再也不用為缺電、少水、行路難犯愁了。該項目總建筑面積8160平方米,戶均136平方米,每戶按照農村居住習慣采取“獨門獨院”設計,既寬敞又方便。村民郭占東高興地說:“能搬出小山溝,住進樓房,這在以前做夢也不敢想!” 熱評:綠色發展就是惠民發展 綠色發展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切入點和新發展理念。當下全國還有約7000萬人生活貧困線以下,中央要求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中國的貧困人口大都位于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由于這些地區由于歷史、交通、經濟等原因,基礎設施不足、工業發展緩慢,反而環境污染近無,自然生態保存較好,山清水秀風光好。習近平主席說:“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綠色發展的指引下,引導這些地區積極轉換發展理念,發揮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優勢,把扶貧工作和環境保護、經濟開發結合起來,把綠水青山變成真正的財富,讓貧困地區的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綠色發展將推動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伴隨著三十年來中國經濟超高速增長而來的是資源大量浪費、環境污染、生態日益破壞。貫徹綠色發展,實施環境治理,開展生態修復,建設美麗中國,不僅是基于中國當前嚴峻的生態環境形勢而產生的現實響應,而且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惠及每一個人、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必要條件。 (據新華網、人民網、河北日報、國際在線等綜合) |
關鍵詞:扶貧,綠色,旅游 |